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毛泽东说,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陈毅说,当了裤子也要搞出来

  • 发布时间:2021-04-03
  • 来源:上观新闻

这些新、老航天人共同铸就了一座不朽的航天丰碑,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飞天”史诗。



在青海金银滩原子城纪念馆,我们见到了一张珍贵的黑白老照片。


4名扎着辫子的女大学生在“221基地”帐篷前合影,其中一位来自上海。当时,她们并不知道在军事禁区照相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被告知后,这张向家人报平安的照片因此被小心翼翼珍藏了40多年,直到基地退役筹建纪念馆时,她们才公开了这张照片。


这也是“221基地”唯一一张私人照片,青春的面庞永远定格在那时,也将神秘的“221基地”


揭开一角——上世纪60年代,无数科研人员隐姓埋名于戈壁滩,干着惊天动地的事,却没有留下私人照片。


这惊天动地的事就是造原子弹。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蘑菇云的升起宣告了超级大国核垄断时代的结束。当时的外电如此评价:“这好像亚洲上空的一声春雷,震惊了全世界;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两年零八个月之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没过几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也发射成功。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中国人的飞天梦延绵千年。“两弹一星”工程撑起了飞天梦想,孕育出壮阔的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问天”实力。      


红云冲天照九霄,千钧核力动地摇。为了探寻“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我们一路寻访,听到了很多闪亮的“两弹一星”功勋故事,但更多的是那些一批又一批奉献于航天事业的无名英雄,这些新、老航天人共同铸就了一座不朽的航天丰碑,谱写了一部壮丽的“飞天”史诗。


消失的名字


金银滩原子城竖立着一块特别的石碑,一面标着“爆轰实验场” ,一面标着“在那遥远的地方”。王洛宾这首歌与原子弹有何渊源?


金银滩原子城


1955年1月,毛泽东主持会议专门研究发展原子能问题,会议作出了关于研制原子弹的决定。毛主席说:“我们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1958年,邓小平代表中央批准了核武器研制基地的选址报告,正式选定在金银滩草原,代号“221基地”。之后,金银滩在中国的地图上“消失”了,王洛宾创作于金银滩草原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也从此被封存起来。


与金银滩一同消失的,还有一批科学家的名字。


1961年,接到核武器研制任务,仅一句“我愿以身报国”,在世界物理学界声名正盛的王淦昌便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同一年,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年轻人于敏被钱三强叫到办公室,接到氢弹理论预研任务后,也消失了。


在德令哈路193号“221小区”,85岁老人洪声钰告诉我们,当年他在“221厂”工作时,经常能见到一个年过花甲的“小老头”,他说话总是能切中要害,在他的指导下,大家进行实验和设计的效率很高。后来他才知道,貌不惊人的“小老头”就是王淦昌。这位中国“核弹之父”化名“王京”17年,放弃了本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基本粒子研究方向,投身戈壁荒漠,与彭恒武、郭永怀这些科学家一起隐姓埋名,带领技术人员潜心攻关。当时的于敏也是隐名埋名,和同事们废寝忘食研究氢弹原理,决心赶在法国前头研制出氢弹。


1959年春,马兰核试验基地开始建设。有位工程师接到秘密调令,去罗布泊承担测试技术研究工作,她瞒着丈夫,借口出差。半年多后,在孔雀河边的一棵树下,她与丈夫意外相逢。原来,丈夫与她一样,接到秘密调令,且与她在同一支特种部队里。沙漠无垠,他们比邻若天涯。前来罗布泊指挥作战的张爱萍将军听到这个动人的故事,流着热泪来到那棵树下,说:“就叫它夫妻树吧,它是一座纪念碑!”


这样的故事在罗布泊、金银滩以及其他秘密基地不知上演过多少幕!在“两弹一星”事业里,有太多人像王淦昌、于敏一样隐姓埋名,默默奉献,仅仅1962年,就有105名高、中级科技骨干隐姓埋名踏入青海。


这是新中国最艰苦的时期,一边是罕见的粮食短缺,一边是需要投入资源的尖端工程,刚刚起步的导弹事业还遭遇了前苏联撕毁协议、撤走专家的寒冬。张爱萍将军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棒。”陈毅元帅说得更是直截了当:“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


“221基地”第一批新房建成后,李觉将军下了一道命令:“把新建的房子让给科技人员,干部一律住帐篷。”他自己带头住进帐篷,用木箱子办公。大家住帐篷,吃黑馍,饭煮不熟,喝河沟里的水。高寒缺氧,手脚龟裂是常事,走平地稍快就喘。那时,没有电脑,没有电子计算器,用的是算盘和计算尺……但都无法阻挡大家科研攻关的脚步。1964年10月16日15时许,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在罗布泊腾空而起。当时在人民大会堂接见《东方红》演职人员的周总理宣布这一消息时,全场欢声雷动,周总理风趣地说,“别把地板蹦塌了。”那一晚,很多人兴奋无眠,从不贪杯的朱光亚甚至喝醉了。



两年零八个月后,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为氢弹事业隐姓埋名28年的于敏在回忆自己的“转行”心路历程时说:“中华民族不欺负旁人,也不能受旁人欺负。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寻访路上,我们听到太多的人这样说——爱国是“两弹一星”精神最深沉的底色,一个人只有有了爱,才会把最宝贵的东西奉献出来。


退役的塔架


穿过厚重的防爆门,下到地下近20米的东方红卫星地下指控室时,这句五十多年前的标语令我们心潮澎湃——“一定要在不久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这里就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51年前,发控台操纵员胡世祥正是在这里按下了“长征一号”火箭点火发射的红色电钮,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走出地下指控室,镶嵌着10个烫金大字的纪念碑映入眼帘——“东方红卫星升起的地方”。往前100米,正是当年发射东方红卫星的老发射塔架。对这座黑褐色的老塔架,西方人曾这样评论:“这里拥有最高水平的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率和如此简陋的装备。”



当年,毛主席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但要想实现这样的壮举,何其艰难!彼时,自然环境极其恶劣、技术基础极其薄弱、设施设备极其简陋,在无参照样本、无完整资料的情况下,老一辈航天人因陋就简,土法上马,攻克一系列关键技术和工艺难关。这颗卫星没有用外国的一个元器件,每一颗螺丝钉都是中国制造。


譬如,要把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必须拥有强大的推力,但当时中国的导弹还不具备这种运载能力。为此,专家们提出“两结合”方案,在现有两级的中程导弹技术上,利用探空火箭技术专门研制了使用固体推进剂的第三级火箭,这一方案,诞生了中国著名的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通过三级连续传递,成功攻克了将卫星送入轨道的难题。


然而,就像“放风筝”,一旦断线风筝就跑了。卫星上天后,能否抓得住也是极大的考验。跟踪系统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而要把卫星轨道计算出来,靠的是大量的精确计算。东方红一号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孙家栋曾回忆说,在那个年代自动计算机还不普遍,多为半自动手摇计算机,当时计算室里的年轻女孩子连续几个月用手摇计算器计算,手臂都摇肿了。为了保证质量,一条轨道算了整整一年。


东风破晓,气贯长虹。就是在那样一个科研条件有限而艰苦的年代,中国把卫星送上天,且卫星在重量、信号传输形式和星上温控系统等技术方面,均超过了美苏等国首颗卫星的水平。


就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第二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1992年,新的发射场建成,这座老发射塔功成身退。历经岁月的洗礼,退役的老发射塔架仍傲然挺立在茫茫戈壁。工作人员告诉我们,每当东风航天城有重大发射任务,所有参加人员都要在老发射塔架下签字、宣誓,最隆重的一次,签字的横幅能长达几十米。



“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老一代航天人钢铁般的意志和勇攀高峰的信念激励鼓舞着大家。”


重生的“树坚强”


东风航天城新发射场有一棵榆树,建场之初就屹立在此,距离发射塔架仅有50米。每次火箭升空时,喷射出来的炽热火焰,都将这棵树的一半树枝烧蚀,这棵树一半生机盎然,一半枯萎凋零。但在来年的春天,它总能重新焕发新芽,再次蓬勃生长。这里的人称其为“树坚强”,它见证了921塔架在这里拔地而起,见证了神舟系列飞船在这里腾空,更见证了无数的航天人在这里默默付出和奉献。



就在东方红卫星升空当年的7月14日,毛主席圈阅了军委办事组呈送的国防科委选拔航天员的报告,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代号为“714”工程,飞船取名“曙光”号。但限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五年后中央下马“714”工程;改革开放后,1986年邓小平批准实施“863”计划,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入其中。当时论证了很多方案,最终确定以载人飞船开始起步,最终建成我国的空间站。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常委会正式批准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代号“921”,并确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飞天”梦想也由此一步步化为现实。当时,尽管我国已掌握大推力火箭和返回式卫星等基础技术,但对于载人航天这个航天领域的最高难题,却几乎从零开始。“我们不想重复国外的老路。”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说。为此,中国航天人大胆提出了设计制造一步跨越国外近40年发展历程的飞船设想。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绕着地球飞行了14圈,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初战告捷。“很兴奋,我们是第一手看到他的图像,听到他的话音!”回忆起18年前那个早晨,高级工程师陈文周激动如初。


迄今为止,中国航天员先后11人、14人次飞向太空,巡游68天,绕地飞行1000多圈,行程4600余万公里,创造了人类探索太空的新奇迹。此外,北斗三号全球组网、风云气象卫星服务全球、高分专项赋能千行百业、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迈入全球第一方阵……一次次为中国航天树立起新的里程碑,中国航天人书写下一个个传奇。


载人航天飞天圆梦之时,探月工程也在悄然进行。以嫦娥五号任务圆满成功为起点,我国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测工程将接续实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正在奔火的征程,今年五六月间将着陆火星;嫦娥六号、七号、八号,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工程任务也将按计划陆续实施。


九天揽月星河阔,十六春秋绕落回。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中国的飞天梦仍在继续。一名“90后”航天人在日志中这样写道——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那棵用信仰浇灌的树,为我指明了逐梦九天的路”。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