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两弹一星” 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刘晓航

  • 发布时间:2023-03-22

“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髓刘晓航

                                 ——刘晓航

摘要:投身于“两弹一星”研制的中国科学家们,在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培育的“熟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精神,成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科学家精神核心"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重要基础。本文用"两弹一星"功勋以科学家报效祖因是初心,为国强盛是使命为夙愿的典型事例,讼释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目的是让读者从中领悟“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髓。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精髓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下简称《意见》),在阐述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时,唯一提到的国家精神就是“两弹一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是老一辈科学家用青春和热血谱写的中国精神,她的每一项内容,都体现了中国科学家朴素的情感和为国献身的意愿,反映了中国老一辈科学家无比崇高的精神境界。由此可见,"两弹一星"精神在中国科学家精神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气质

1840年以来,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军阀混战及腐朽的统治制度使得中国成为一片散沙,西方列强在中国攫取各种权利,导致中国官僚腐败,政局不稳,国力羸弱,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奋斗目标,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 年的浴血奋战,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为建设新生的人民共和国,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都努力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投身于“两弹一星”研制的中国科技工作者们,在为国强盛的奉献中,培育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了科学精神中国化和时代化的特征,更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独特的精神气质。

中国老一辈科技工作者在青少年时期,都“经历了国难日深,民族危亡,专制独裁,国政腐败,内忧外患的苦难岁月;外御列强,内反专制,挽救危亡,振兴中华,造福百姓,是他们这代热血青年共同的心愿和抱负,也是他们能够自觉自愿凝聚在一起,隐姓埋名,不计报酬,无私奉献,艰苦创业最根本的思想基础。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国破山河碎的苦难岁月,目睹日寇在中国的烧杀掠抢和旧中国统治者的腐败无能而使中国国力十分衰弱,才激发了中国的热血青年立志要为祖国的强盛而奋发努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本领献给祖国,使自己祖国富强起来的坚定意志。青年时期的王淦昌看到旧中国道受外国强盗的欺辱,立志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在德国留学期间,得

知日军占领了我东北三省,又大举进攻华北的消息后,夜不安寝,食不甘味,"何以雪耻,在我学子”这句话,不断盘桓于脑海。①1934年,王淦昌学成准备回国时,对劝他留下来的老师和同学说,“我是学科学的,但我首先是中国人。现在,我的祖国正在遭受苦难,我要回到祖国去为她服务。”回国后把自己全部知识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祖国,无怨无悔。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针对当时我国社会经济状况说,我国现在的经济状况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所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把恢复经济、改善人民生活作为重要工作任务来抓。但是,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美国的操纵下,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及核论诈(朝鲜战争、台湾问题)。为此,毛泽东主席在1954年10月谈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时说,我们是要发展经济,不然人民没有饭吃;但我们也要发展武器,手里没有武器,中国人民就还要挨打。比起挨饿,挨打的滋味更不好受。所以我们宁可暂时日子过得苦一点,吃个半饱壮子,也要发展武器。著名光学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王大珩说,“我们党为什么在那个内外交困最艰难的时刻开始原子弹的研制呢?有一个答案是肯定的,100多年来外虏侵略的历史,在中国人的心中结下了太深的国防情结,过去那个有国无防的中国给中国人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忆。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人深深懂得,若不想叫那样的历史重演,就不能只打造自家的围栏,而必须掌握具有威慑力的战略武器,并且越早越好,因为没有人会等你填饱肚子后再来打你。”所以,党中央决定启动我国国防尖端武器的研制工作,来保卫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发展。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海外学成归国的学子们和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投身于中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作中。为了严守国家的最高机密,王涂昌在接受原子弹研制任务时,改名“王京”,并立誓“愿以身许国”,从此他从本领域学术界“消失”了17年。那时有许多像王途昌那样的科学家为了从事“两弹一星”研制,放弃自己已经取得的学术成就,从本领域学术界“消失”,隐姓埋名十多二十年,甚至更长。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们在科研设备十分简陋,工作和生活环境极为艰苦的情况下,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两弹一星"的研制中。为了使祖国尽快强盛起来,他们土法上马,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精神,在大草原,在戈壁滩,在大深山,默默无闻的做奉献。

二、“两弹一星”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髓

《意见》归纳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披后学的育人精神。科技部党组书记、部长王志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本文认

为这个核心源自于“两弹一星”精神,我们可以从“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典型事例来领悟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精髓。

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是中国科学家价值观的突出体现。热爱祖国是“两弹一星”研制队伍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今天发扬“两弹一星”精神最具有聚合力的旗帜。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使得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拥有无比热爱和眷恋。当中华民族遭受外国列强蹂躏,人民苦不堪言之时,"中国的热血青年,因在国内找不到出路而留学,学成了当然要回来报效自己的祖国。……因为他们的成长有着国破山河在的血泪背景,所以总有一股激荡的情感,一定要证明中国人并不弱于外国人。”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都是怀着对自己祖国的爱,走出国门学本领,目的是要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和国力赢弱的状况。他们在国外努力学习,使自己在本学术领域掌握了高水平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然而他们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国。钱学森说,“我于1935年去美国,1955年回国,在美国呆了20年。20年中,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钱三强在法国留学和工作期间,与夫人何泽慧共同发现了铀原子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在当时世界原子核物理学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然而钱三强为了自己祖国的强盛,他毅然选择了回国。回国前,他对挽留他的导师恳切地说:“我从来没有忘记我的祖国,现在我的祖国很落后,正需要发展科学技术,我想应该尽早回去为祖国效力。”郭永怀到美国留学,并在美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当问他“你为什么要到美国来?”郭永怀回答:“到美国来,是为了有一天能回去报效祖国。”他回国后,从上个世纪60年代起就从学术界“消失”,参与了核弹、导弹、人造卫星三个领域的研究工作。所以,“两弹一星”科学家们对数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和壮丽山河的热爱,使他们把自己的一生都交给了自己的祖国,成为一种永远不可改变的情怀。我们今天提倡大力弘扬狗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就是要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热爱祖国的精神,让爱国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是中国科学家探索求新的不竭动力。在开展研制“两弹一星”的初始,党中央就确定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报为辅”的方针。研制初期虽然苏联给予了一些援助和指导,对我国国防建设一些启发,但是在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后,我国从事"两弹一星”研制的科技工作者们立足自力更生的方针,按照邓小平同志“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的指示要求,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攻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向着科学高峰挺进。在突破原子弹理论后,又突破了氢弹理论、攻克了核弹与导弹结合试射、人造卫星上天等重大科研难题,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科研任务,体现了中国科学家破除迷信、勇于创新、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

1960年夏,经钱三强亲自点将,程开甲调进了中国核武器研制队伍,自此,他在学术界销声匿迹二十多年。陈开甲说,“创新是科学的生命之源,创新背后是非常艰苦的奋斗,是多种意义上的无私奉献和拼搏。”进行核试验场筹建和核试爆准备,在中国没有先例,国内没有人懂,也没有资料可以借鉴,一切都得从零开始。程开甲带领他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与大家一起自行研制仪器设备。在核爆炸“零时”到来前,他们自主研制出了性能稳定可靠的1700多台(套)测试、取样、控制的仪器设备,保证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试爆任务的顺利完成。“两弹一星”科学家们这种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韧劲,就是中国科学家探索求新的不竭动力。

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是中国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遵循。上个世纪60年代初,苏联专家在撤走时留下的一组数据,并告诉中国科学家,你们如果按这组数据往下研究,可能会突破原子弹理论。邓稼先对这组数据产生怀疑,便带领理论部的科研人员用当时极其简陋的运算工具(算盘、计算尺)进行求证,从头至尾进行了九次计算。最后周光召用最大功原理证明了苏联专家的数据是错误的,我们进行九次运算的结果是正确的。中国科学家的“九次运算”是求真务实的光辉典范。

王涂昌在原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发现反西格玛负超子的同时,还看到另外一张照片上有一个很长的粒子轨迹,很像一个新的粒子。当时苏联的科学家急于想宣布发现了新粒子,但是王涂昌觉得这个证据不充分,需要做进一步的分析。后来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验的分析,确认它不是一个新粒子,而是k0介子的电荷交换反应的轨迹。王途昌说:“谢天谢地,我当时没有说它是新粒子,如果我当时急于宣布它是新粒子,我就成为一个吹牛的人了,科学家是不能吹牛的”。王老对待这件事的态度及事后平实的语言给我们一个深深的启发,作为一个科学家一定要很严谨、严格,不能随随便便地下结论。

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是中国科学家高尚的人格风范。以“两弹一星”科学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们,注重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淡泊名利。1984年,以彭桓武为首的10位科学家获得了“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按国家规定,这项一等奖的唯——枚奖章应授予名单中的第一位获奖者。可当单位的同志把奖章送去时,彭桓武却坚决谢绝,并且说:“这是集体的功勋,不应由我一个人独享。”大家再三劝说,他才同意留下奖章,但同时说:“奖章我收下了,现在这枚奖章已经归我所有,我有权来处理它。请您带回去,就放在研究所,送给所有为这项事业贡献过力量的人们吧。”随即,他提笔写下了14个字:“集体、集体、集集体;日新、日新、日日日新。”

邓稼先说,“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当杨振宁问邓稼先,你为中国研勿出核武器,国家给了你多少奖金时,邓稼先告诉杨振宁,原子弹、氢弹各10元,共20元。他说,我们不是为了奖金去研制核武器,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强盛,不再受外国的欺负。邓稼先为了对国家和人民负责,舍命奔赴事故现场。即使是在生病住院期间,他在病床上考虑最多的是我国核武器发展问题。为了缩小我国核武器水平与苏联和美国的差距,他与于敏共同向党中央写信,提出加快我国核武器试验的进程的建议。他用自己的行为和辉煌的成就,诠释了他所说的“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的工作了。做好这件事,我这一生就过得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是中国科学家攻克难关的制胜法宝。进行“两弹一星”研制这样宏大规模的科技工程,与我国当时经济、科技基础相对落后的条件存在突出的矛盾。但是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针对原子弹的研制,毛泽东主席在1962年11月3日做出批示:“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国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攻坚克难完成科研任务。在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时,全国就有26个国家部委,20个省市自治区,1000多家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以及解放军各军兵种不下10万人参与了攻关会战,使得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在预期的时间里试爆成功。所以,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成千上万科技人员、工人、干部和解放军官兵共同协作的结果。

在我国国防尖端武器研制中,经常能够看到科学家与技术人员一道对研制中遇到的难题进行集智攻关,解决科研难题的情形。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建议下,在中科院原子能所组建了“中子物理研究小组”,由黄祖洽、于敏负责,组织一批人预先开展氢弹理论基础的探索研究工作。在突破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以后,核武器研究院理论部也将主要科研精力转移到氢弹理论研究,但是在理论研究中遇到了很多难题。研究院组织科研人员展开氢弹理论大讨论,在集智攻关、学术民主的大环境下,于敏带领他的团队在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苦战100天,大家共同出主意、想办法,经过大量数值模拟计算,抓住“点火”和“燃烧”物理过程的主要矛盾,深入分析研究,逐步找到了热核反应的条件和规律,突破了氢弹理论,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所以,集智攻关、团结协作是中国科学家攻克难关的制胜法宝。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是中国科学家甘做“铺路石”的优良传统。老一辈科学家非常重视对年轻人的培养,他们在进行“两弹—星”研制的同时,对刚刚参加工作的科技工作者进行着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基础试验的指导。他们从来不以大科学家身份自居,而是尽力扶持年轻人的成长,当时“有一个好传统,学术思想比较活跃,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与大专家争论”。老一辈的科学家们不仅把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了解到的相关科学知识传授给中青年科技工作者,更重要的是他还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真诚做人、坚韧不拔、忍耐寂寞、求真务实的“科学家品德”的培养。在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王淦昌培养的学生和曾经在他指导下得到成长的有十余位,如程开甲、胡济民、吕敏都是他的优秀学生,胡仁宇、唐孝威、丁大钊、王乃彦等都曾在他直接指导下得到成长。

我们从杜祥琬院士讲的两个小故事,也可以看出老一辈科学家重视对青年人的爱护和培养。一个故事是,1991年朱光亚率团赴美就核军备控制进行学术交流,作为代表团团长,在交流过程中他有意让中青年专家担任主要发言,而他本人只在关键时刻简要说几句,这是他培养年轻科学家甘为人梯楷神使然。另一个故事是,一次杜院士和他的研究生为《物理》杂志写了一篇阐述军备挖制物理学的文章,因为文章的基本思想是朱光亚提出来的,所以把朱先生放在第一作者,并将初稿送给他审阅。朱光亚对文章作了认真具体的修改后,却把自己的名字从第一作者位置移到了最后一名这件署名的小事也体现了朱光亚的为人和学风。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说,在“首次核试验中,我们研制的‘钟表式压力自记仪’在冲击波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程老(程开甲)给予了高度评价,成为基地唯一因为技术创新而获得二等奖励的项目。项目组成员中资格最老的离开校门也仅有4年,如果从工作水平和论资排辈上考虑,获得这个殊荣的显然不应该是这群年轻人,看得出,激励培育年轻人上进是程老最关心的大事。”在“两弹一星”研制中,老一辈科学家培养鼓励年轻科学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甚至用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启发年轻科学家,帮助青年科学家快速成长,创造出许多奇迹。由此可见,中国科学家这种以己为梯,甘做年轻科技工作者全面成长道路"铺路石"的优良传统,在当今中国科学家队伍的建设、发展和壮大中永续传承,成为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弘扬科学家精神,勇于攀登科技创新高峰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解读《意见》时说,“长期以来,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铸就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光照千秋的精神丰碑,涌现出钱学森、于敏、黄大年、南仁东等光辉典范,成为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者、践行者和塑造者”。以"两弹一星”精神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对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中国科学家要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尽快占领世界科学发展的制高点,把我国从目前“经济发展大国”推向“科技发展强国”。今年6月23日,中国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成,这是中国攀登科技高峰、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里程碑。中国航天科技工作者们在建设北斗导航系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精神,是对中国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所以,倡导弘扬科学家精神,需要加大力气宣传中国科学家报效祖国是初心,为国强盛是使命的光辉事迹,让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家的风气。把“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核心的科学家的精神,融入到当今的科技创新发展之中。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阶段以后,在科学创新方面取得的成绩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后的这40多年,我国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更是举世瞩目,很多科技创新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具有全球较大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是从目前看,我们离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要缩短这个差距,需要中国科技工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价值融入到国家和时代的进步中,树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信心和勇气,奋力向“科技强国”挺进,站在科学研究的制高点上发出中国声音,努力争取中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在本世纪中叶领跑于世界。

老一辈科学家已渐渐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不灭,他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时代要求下,让科技工作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工作、成为孩子们尊崇向往的职业,使他们像中国科学家前辈那样,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切。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