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50至60年代中国组织实施的以研制导弹、原子弹和科学试验卫星为主要内容的重大国防工程。在此过程中锻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饱含“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新时代,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就要以此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心怀“国之大者”,培育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不懈奋斗。
“两弹一星”战略的实施与成功因素
我国“两弹一星”事业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打破大国的核垄断、核威胁、核讹诈以及军备竞赛的国际环境,为了维护中国地位,而作出的战略抉择,它的成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我国“两弹一星”事业的艰难抉择与最终成功
20世纪50年代中期,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激烈的军备竞赛趋势,为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促进我国科技事业和国防工业的发展,党中央决定优先发展以导弹、原子弹为代表的尖端技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发展“两弹一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
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于1958年建成了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这一年,成立了以万毅为部长的国防部第五部,负责领导特种部队的组建工作;成立了以聂荣臻为主任的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工作,不久国防部第五部合并到国防科委。1959年6月,中苏关系破裂,苏联终止合同,随后撤走专家。毛泽东毅然决定: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造出原子弹。他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尖端技术。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中央把原子弹工程定名为“596工程”,要造“争气弹”。
1960年,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和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9年9月23日,我国成功进行首次地下核试验;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邓小平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2021年9月,党中央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赫然在列。这是我们党在总结百年党史从而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刻,对“两弹一星”事业的肯定和继承。
(二)“两弹一星”成功研制主要因素
回顾“两弹一星”研制的历史,成功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党中央的正确决策和坚强领导,是“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的根本保证。“两弹一星”事业倾注着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战略智慧和大量心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缺钱、二缺人、三缺技术,在这样的基础上搞尖端科技,谈何容易?在1955年1月中央决定原子弹上马的会议上,毛泽东说:“出兵朝鲜我想了三天,要不要搞原子弹,我想了三年。”国务院副总理陈毅说:“哪怕裤子当了,也要搞中国的原子弹。”主抓“两弹一星”的聂荣臻指出,要“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研成果”。具体负责总指挥的张爱萍说:“再穷也要有一根‘打狗棍’。”这样,全体科技攻关人员在党中央正确领导下,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干。
全国各条战线的大力支持,是“两弹一星”事业顺利发展的坚强后盾。当年搞“两弹一星”,中央一声令下,全国上下立刻行动,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力出力。为了发射中心的创建,当年居住在场区的350多户蒙古族牧民义无反顾地让出了世代生息的草地,北迁140公里另建家园。1970年发射东方红卫星时,万民齐上阵,仅守护通信线路一项任务,全国就出动了60万民兵,每根电线杆下面站一名民兵。全国26个部(院),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通力协作、顽强拼搏、刻苦钻研、协同攻关,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核心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科技成果,原子弹研制中的“九次计算”“草原大会战”,氢弹原理突破中的“群众大讨论”“上海百日攻坚战”等,都充分体现了依靠集体智慧协同攻关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势。
国防科技战线的辛勤努力和奉献精神,是“两弹一星”事业胜利发展的基本动力。一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当年搞“两弹一星”,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这既是保密要求,又是创业者的集体自觉、使命自觉。1958年秋,接到原子弹研制任务后,邓稼先在大西北隐姓埋名一干就是28年。1958年,黄旭华被秘密召至北京,开始了我国第一代核潜艇的论证与设计,这一走就“人间蒸发”30年,父亲直到去世也未能再见他一面。陈能宽1960年6月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从此,他在并不熟悉的爆轰物理领域,近乎白手起家,隐姓埋名长达25年。孙家栋于1967年7月被调去负责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设计。从少年时梦想修大桥,到前往苏联学习航空发动机专业,从回国之初研制导弹,到与卫星结下不解之缘,后来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孙家栋人生几经转折,如今还在为中国航天事业奋战。
二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骨灰,献了骨灰献子孙”。“两弹一星”创业初期,驻地大多偏远封闭、教育条件差,奋战在一线的科研工作者很多夫妻出自名牌院校,孩子却考不上大学,但广大科技人员宁可亏了身子、苦了妻子、误了孩子、没有票子,也不肯放下肩上这副担子。由于核武器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在任何一个国家,研制核武器工程都被视为最高机密。中国的原子弹研制同样如此,其计划的核心内容只有极少数高层领导知情,连全权负责整个核武器研制计划的中央十五人专门委员会内部,在日常交流时也仅仅是以代号相称。在一起工作的同事互相不知道对方名字,也不清楚对方的研究内容。就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研究的对象将会用在何处。直到原子弹爆炸成功了,很多研究人员才明白自己参与的项目居然是制造中国的首枚原子弹。他们的名字无人知晓,但他们的伟业史册长存!
三是“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当年“两弹一星”试验,为了把万一失利的损失降到最低,仅在发射阵地留下7名指挥操作人员。上阵前他们都留下遗书,向党组织递交了“生死状”:死就死在阵地上,埋就埋在导弹旁——这就是后来载入航天史册的“阵地七勇士”。1959年2月18日被任命为第20训练基地司令员的孙继先提出一个口号:“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他带领中国导弹发射事业的先驱者们,不到3年,就建设完成基地基础设施,而当年的苏联专家曾预计基地建设需要15年时间。1990年4月13日,孙继先因病逝世,按照遗愿,他的一部分骨灰安葬在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孙继先们”忠实践行了这个誓言。
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付诸的艰辛和苦难,为我们打造国之重器提供了有力保证,其中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我们做好各方面工作提供了强大精神武器。
“两弹一星”成功研制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两弹一星”是在物质技术基础十分薄弱的条件下,在较短时间内成功地研制出的,创造了非凡的人间奇迹,更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现实意义。
(一)“两弹一星”事业彰显了以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为核心的家国情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两弹一星”开始之初,我国经济贫穷、工业落后,尖端科技几乎一张白纸,能在此基础上干成惊天动地的事业,“两弹一星”精神无疑起到了先导作用。听从党的召唤、追寻强国梦想,始终是国防科技工作者最真挚的情感、最坚定的信念。据统计,在国家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就有21位是冲破重重险阻、毅然归国的功臣,钱学森、邓稼先、钱三强是典型代表。为了回国,钱学森隐忍负重5年,历尽波折,最终在1955年踏上回国的旅途。他曾满怀深情地引用了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话:“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像钱学森这样,为报效祖国而归来的科学家还有很多,正是他们像黑暗中点亮天空的一颗颗恒星,照亮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
科学家们在“两弹一星”事业中,克服了我国经济、技术、人才、自然等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扛住了大国的核垄断、核威胁、核讹诈造成的压力,经受住诸多领域从零起步的考验,终于让“蘑菇云”震惊世界。在为“两弹一星”惊世伟业奋斗过程中,钱学森的“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郭永怀的“成为祖国力学事业的铺路石子”,王淦昌的“我愿以身许国”……他们都生动诠释了“两弹一星”元勋们热爱祖国的奉献精神、以身许党、以身许国的家国情怀,他们的名字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熠熠生辉,他们的事业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光照千秋。
(二)“两弹一星”事业体现了独立自主意识,让中华民族挺直了精神脊梁
早在“两弹”结合试验时,周恩来就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国防科技战线始终把这十六字方针作为座右铭,把“成功至上、质量第一”作为职业追求。
北京第六研究所(现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化工冶金研究院)靠一股自力更生的干劲,硬拼无数个日日夜夜,建成了二氧化铀简法生产厂。到1962年底,这个名字里既没有“矿”也不带“厂”的单位,提供了吨量级的高纯度二氧化铀和四氟化铀,加速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在研制“两弹一星”征程中,探索者们凭借最基本的物理学原理,用一张书桌、一把计算尺、一块黑板、一颗热心、一个不知疲倦的大脑日复一日进行计算,终于创造奇迹。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新中国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创造出独特非凡的中国奇迹,由此形成了伟大“两弹一星”精神,成为永恒的精神富矿。正是“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让中华民族挺直了精神脊梁,让世界为之惊叹。
(三)“两弹一星”事业大大巩固了我国大国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我们通过打赢抗美援朝这一立国之战,奠定了大国地位。然而,新中国却仍然被敌对势力虎视眈眈。
从“两弹”起步到卫星上天,正是这十几年,我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机遇,与欧美强国站到了同一条跑道上。这个成就很了不起,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巨大,推动了科学技术、工业发展、医疗卫生、资源利用等领域的深刻变革。从此,中国跻身大国行列,世界大三角开始形成,我国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的重要角色之一。
随着“两弹一星”事业的持续发展,我国的国防、军事实力还将会有大的跃升,人民军队应对强敌威慑的重器将更多,“拳头”将更硬。
“两弹一星”研制过程虽已成为历史,但在大国崛起过程中所建立的不朽功勋,所蕴含的精气神,将永远激励着无数海内外炎黄子孙为中华之崛起、为民族之复兴不懈奋斗。我们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一定能够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价值
“两弹一星”的研制,是心怀“国之大者”的重要体现,值得在当代赓续传承和发扬。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到“国之大者”。“国之大者”,就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社会长治久安的大事。对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让人民生活幸福就是“国之大者”。责任担当、家国情怀是心怀“国之大者”的精髓所在。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心怀“国之大者”,为国分忧、为国解难、为国尽责。
(一)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反击美西方的“卡脖子”行径
“国之大者”,顾名思义就是国家大事要务。当今时代,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就要积极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为党和国家奉献一切。
要发扬集体主义精神。1982年,彭桓武和十名科学家因解决原子弹、氢弹研究中的数学物理问题获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按照国家规定,这枚奖章应该授予名单中排名第一的获奖者。后来被授予“两弹一星”元勋称号的彭桓武当时排名第一,却坚决提议由单位保存奖章,献给为“两弹一星”事业贡献过力量的每一个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弹一星”事业的成功,除了优良的学风,老一辈科学家扎实的功底,还有整个团队的勤奋拼搏。正是这种集体主义精神,我们共克时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举。
要运用集体的力量反击美西方的“卡脖子”行径。如今,面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尤其是美西方对我国“卡脖子”的封锁,我们同样需要在新形势下做好集体攻关,克服新的“娄山关”“腊子口”等挑战,在科技研发方面走出一条新的赶考之路、长征之路。例如为了推动芯片国产化,扶持中国芯片企业,在国家层面进行行业合作,继承“两弹一星”集体攻关经验,必将使我国科技行业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和活力,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同世界上一切进步力量携手前进,不依附别人,不掠夺别人,永远不称霸,就一定能够不断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历史车轮向着光明的前途前进。
(二)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在党的旗帜下,明确人生前进方向
在新时代,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心怀“国之大者”,要凝聚在党的旗帜下,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明确人生正确航向。
应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善于把握政治因素。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善于把局部工作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要多打大算盘、算大账,少打小算盘、算小账。应对青少年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家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凌云壮志。每年各地应有计划地组织大中小学生去马兰基地、金银滩、罗布泊核试验基地、乐山中国核聚变博物馆等“两弹一星”或“三线建设”基地看看,了解国防科技工业历史,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谱写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向英雄学习、向前辈学习、向榜样学习,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
(三)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在新时代继承和发扬举国体制优势
学习“两弹一星”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就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保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和建立新的体制机制。让市场机制和国家体制不断结合、深入融合。我们要努力为市场主体、科研主体创造条件,让其充分发挥主动创新能力。我们对开放创新的重视,对国际规则的遵循,从而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中,保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在对外开放环境中,还应做好大统战工作,挖掘各方面人才为我所用,从而最大限度凝聚人才,实现预期目标。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事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两弹一星”的研制历史雄辩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我们要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心怀“国之大者”,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