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砥砺前行
有一种坚持,让我们泪流满面
有一种精神,让我们高山仰止
有一个名字,让我们永远铭记
他,受命参与原子弹研制中最为关键的“爆轰物理试验”,却从未接触过炸药,甚至连雷管都不知为何物。然而,他却不辱使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
他,始终保持“多做少说、多做不说”的作风,从金银滩到罗布泊,他隐姓埋名二十多年,许多人一直以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工作者。
他,喜好格律,与彭桓武院士亦师亦友,诗词相和。两人曾对出这样的长联:“回顾三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俯瞰洞庭湖内外,乾坤日夜浮;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金属物理学家陈能宽。
这位诗意科学家将人生中的多个重要段落都过成了精彩诗句:
毅然回国:灵台无计逃神矢
1923年4月28日,陈能宽出生于湖南省慈利县江垭镇一个中产之家。湘西的奇山秀水孕育了他的灵智与情怀。1942年,陈能宽从著名的雅礼中学毕业,被保送到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大学生活给陈能宽打下了扎实的研究基础,194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但是,战乱后的中国百业凋敝,面对与理想严重脱节的现实,陈能宽积极寻求出路。
1947年,陈能宽和妻子双双被美国耶鲁大学录取,并于1950年顺利获得物理冶金博士学位。在美国,陈能宽因与人合作发表《金属晶体中滑移线传播的微观电影显示》一文在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这篇文章奠定了陈能宽在金属物理学领域的先驱地位。陈能宽很快地成长为享有国际声誉的金属物理学家,虽然享受着优渥的待遇,但是在他内心深处一个念头一直挥之不去,那就是回到生他养他的祖国。
正当他学成准备回国时,中国被迫进行抗美援朝战争,使他有国难回。直到1955年秋,中美两国在日内瓦达成“交换平民及留学生”协议,他才真正有了归国的希望。终于,在1955年11月25日,陈能宽带着全家大小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于12月16日抵达深圳,实现了回国愿望。有人不解美国条件这么好,为何非要回去呢?他从容淡定地回答:“新中国是我的祖国,我没有办法不爱她。这种诚挚的爱,就像是被爱神之箭射中了一样,是非爱不可的,正如鲁迅的诗句所说,我是‘灵台无计逃神矢’呀!”
陈能宽夫妇在美国留影
无私报国:不辞沉默铸金甲
1960年6月,时年37岁的陈能宽,正是思想境界、学术水平均已接近成熟的年龄,多年的学术研究进入收获季节,却突然接到一个改变他人生轨迹的通知:调入二机部核武器研究所(1964年改为院),参加我国核武器研究。从此开启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奋斗历程。
那时,我国的核武器研究近乎白手起家,中国的科学家力争靠自己的力量掌握原子弹的奥秘。陈能宽受命担任一个重要研究室的室主任,身负两项重任:设计爆轰波聚焦元件,测定特殊材料的状态方程。这两项任务都是核武器事业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
他率领一帮不满30岁的年轻人,来到官厅水库旁、长城脚下一座炸药试验场(代号17号工地),土法上马,因陋就简,在临时工号里,开始了前期炸药成型工艺试验。陈能宽身先士卒,在熊熊燃烧的火堆旁,一站十几个小时,用一口普通大铁锅和几只旧军用桶,熬煮和搅拌炸药。就这样,他们硬是用土办法浇铸出了上千枚实验炸药部件。三年饥荒时期,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塞外风沙弥漫,科技人员克服一切困难,患上了浮肿依然夜以继日地工作,陈能宽经常亲临一线组织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两年多几千次试验后,解决了一系列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理论和实验问题。陈能宽和这帮年轻人果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了第一颗原子弹所需的起爆元件。他用这样的诗句怀念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不辞沉默铸金甲,甘献年华逐紫烟。心事浩茫终不悔,春雷作伴国尊严。”
陈能宽(前排左二)
两弹突破:云似蘑菇腾地长
1963年,陈能宽被任命为实验部主任和“冷试验”技术委员会副主任,负责爆轰物理、高压物理、中子物理、炸药部件和核材料部件研制等任务。他和大批科研人员响应国家号召,从长城脚下转战青海高原、塞外荒漠,为我国的核武器发展付出了难以言尽的艰辛努力。多年的科学积累和刻苦钻研,使他们很快进入了爆轰物理的前沿,并逐步开拓了中国的爆轰物理专业。陈能宽率领的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0多岁的攻关队伍,在化工技术、聚合爆轰设计技术、“增压”技术、材料状态方程和相应实验测试技术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1964年2月,陈能宽被任命为二机部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这是对他的科研业绩和管理能力的充分认可,同时,也在他的肩上压上了更重的担子。当年的6月6日,进行了预定计划的全尺寸爆轰模拟试验,成功解决了核试验前一系列内爆物理学与相关的材料与工程问题,为我国首次核试验铺平了道路。
1964年10月16日,新疆罗布泊,大地颤抖,天空轰鸣,一朵巨大的蘑菇云屹立天地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陈能宽激动不已,当即写下了《清平乐——记我国首次原子弹试验成功》:“东方巨响,大漠天苍朗。云似蘑菇腾地长,人伴春雷鼓掌。欢呼成果崔巍,称扬举国雄飞。纸虎而今去矣,神州日月增辉。”
这首词记述了1964年那次惊心动魄的核爆场面,词调高亢,句句彰显新中国自立自强、傲然于东方的气概,是陈能宽等老一辈核武器科学家壮志雄心终为国效力、饱经折辱必扬眉吐气的内心呐喊。
成功的喜悦很快翻篇,氢弹的研制正在快马加鞭。陈能宽鼓励大家,要为祖国“写篇大论文”,他带领科研人员又在氢弹研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1967年6月17日,氢弹试验圆满成功。
陈能宽题字
默默奉献:犹战七曲众山
坐落在四川省梓潼县长卿山脚下的两弹城,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部所在地。自1969年正式从青海迁入,到1992年搬迁至绵阳科技城,这个功勋团队在梓潼历经23年,先后组织完成22次核试验的实施、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新一代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内容。
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胡仁宇、胡思得、经福谦等院士,都曾默默奋战在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怀揣拳拳赤子报国心奉献于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与他的同事们,历尽10余年的艰辛,改写了中国核武器定型方法的历史,开辟了用冷试验来定型的新途径。从70年代开始,中国核导弹从近程、中程一直到洲际导弹,都是采用这种办法来定型的,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了沿线居民的绝对安全。专家们每每自豪地谈及这项技术,都无不称赞:“陈能宽功不可没!”
1984年10月24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年庆祝大会在院部广场举行,陈能宽(左)和朱光亚(右)两位“两弹功勋”参加完大会之后,站在广场上交谈,身后的背景就是工会大楼(现两弹城迎宾楼)。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我国仅用10年多一点时间就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别人已经做到的事,我们要做到;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我们也一定要做到”。“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在制造出“争气弹”“争气星”的同时,也孕育形成了伟大精神力量。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等老一辈科学家及大批科技工作者,为了理想信念,用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谱写了永载史册的“两弹一星”精神,创造了一个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挺起民族自尊、自强、自信脊梁的时代。
陈能宽(右三)和张爱萍、邓稼先等在四川省梓潼县七曲山
谋篇新局:凝思万里新征
“两弹”突破后,陈能宽继续带领队伍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他不仅仅是杰出的实验物理学家,而且还善于带领队伍把物理成果转换成工程成果,把科学技术转换成战斗力。陈能宽参与了中国大部分核试验的方案制定和组织领导工作。他把视线投向核试验爆炸方式的转变,将核爆炸方式从空爆、地爆逐步转向平洞和竖井试验。每次核试验,都会面临许多新的技术难题,都会使陈能宽和他的研究团队付出极大的努力和代价。每一次的成功都来之不易。要知道,开展一次核试验耗资很大,不夸张地说,很多数据是千金难换。在核武器研制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我国是开展实验次数最少的国家,总共只进行了45次核试验。相比起苏联和美国上千次的试验次数,我们只是他们的零头。我国科研人员“一次实验,多方收效”,走出了一条具备中国特色的核武器科技发展道路。而陈能宽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7年4月,64岁的陈能宽迎来科学生涯中的第二次转折,出任某领域首任首席科学家。以他为代表的中物院的科学家们又开始为核武器事业的发展战略研究和更高层次重大国防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进行新一轮拼搏。在科技报国,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他从未止步,正如此前他在地下竖井试验成功后所做诗词“祝捷更添壮志,凝思万里新征。”
陈能宽院士(右一)和杜祥琬院士在实验室
20世纪80年代,陈能宽收获了科研生涯的累累硕果。1980年,他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82年,由他领导进行的“聚合爆轰波人工热核反应研究”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4年,他因多次成功领导核武器重大试验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5年,他因在“原子弹突破与武器化”和“氢弹突破与武器化”两项工作中的杰出贡献,和邓稼先一起,作为整个核武器集体的光荣代表,领取了两项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9月18日,在人民大会堂,他和朱光亚、周光召、于敏等23位科学家一起,从江泽民总书记手中接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为国育才:四海潮流唯人才
在陈能宽看来,“万般科技皆高新,四海潮流唯人才”,既要抓科研也要培育人才。他重视给年轻科研人员搭建平台,为他们指出增进修养和努力的方向,引导他们养成良好学习方法,支持他们进行新方向、新思想和新方案的探索。还常常叮嘱他们,要与同事搞好团结协作,倡导技术民主,协同创新。在陈能宽等老一辈科学家的言传身教下,一批批科技人才历练成长起来,为我国核武器事业实现新的跨越积蓄起强大的发展后劲。
“许身为国最难忘,神剑化成玉帛酒,共创富强。”
今天,我们纪念陈能宽,更是为了坚定科技报国的使命,激荡灵魂深处的家国情怀,赓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