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国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
而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奉献给祖国的建设。
我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姚桐斌
今天是9月3日,在100年前的今天,“两弹一星”元勋姚桐斌出生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姚桐斌和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一样,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他作为我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一生,感悟这位伟大科学家的光辉事迹。
人物简介
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无锡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冶金学和航天材料专家。1941年7月毕业于江西省吉安国立13中高中部,1945年7月毕业于唐山交通大学矿冶系,1947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工业冶金系留学,1951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52年入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皇家矿校冶金系继续从事冶金研究和深造,1953年6月获帝国学院文凭,1954年2月赴联邦德国亚亨工业大学冶金系铸造研究室任研究员兼教授助理。1957年回国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材料研究室研究员、主任,材料研究所所长。1961年11月被授予技术中校军衔。1968年6月8日逝世,年仅46岁。
姚桐斌(右一)在伦敦与留学同学留影
1978年3月,七机部党组追认他为烈士。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追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0年9月15日,姚桐斌铜像落成典礼在703所隆重举行,张爱萍将军为铜像题了词:“我国航天材料工艺奠基者姚桐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为此题词:“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这些褒奖是对姚桐斌一生中肯的评价。
姚桐斌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证明书
姚桐斌被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成就
他是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人
1958年1月,姚桐斌怀着献身祖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满腔热情,开始了从事导弹与航天事业的生涯,主持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技术研制机构的创建工作,从科技人员的选调与工作安排,设施设备的建设与购置,研究所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的确定,研究室、实验室的设置与建设,到科研工作方法的传授与科研作风的培养,都是亲自动手布置、过问和审查。
他在我国航天事业初创阶段组建、领导了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所,并按“材料要先行”的要求,组织领导了材料与工艺的预先研究,建立并形成了材料、工艺、高温检测研究及有关设备研制的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体系。组织制定了航天材料近期科研计划和中长期预研发展规划,成功地主持了新型材料的研制,打破了外国的技术封锁。领导开展了500余项课题研究和技术攻关,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材料工艺协作网。
姚桐斌领导和指导锰基钎焊合金的研制和钎焊工艺课题,研制成功一号及二号锰基钎料,并以钎焊结构取代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老式结构。主持了液体火箭发动机材料和振动疲劳破坏问题的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到火箭型号的研制工作上,对火箭部件的设计、选材和制造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为我国火箭及卫星研制提供了材料保证,为国家培养了一代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人才,为我国运载火箭及导弹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是我国航天材料及工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是培养人才的良师
1961年成立研究所时,国内外大专院校分配了大批大学生、研究生来所工作,大部分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姚桐斌以培养导弹材料和工艺研究的人才为己任,言传身教,呕心沥血。用任务锻炼他们,将新分配来的毕业生派到工厂参加试制。回所后,他亲自了解每位参加试制人员的收获,提出各种问题,听取解答意见。对执行较重要的出差任务或外出参加学术技术活动的科技人员,尤其是年轻的科技人员,他都要求返所后作口头汇报或书面汇报,并亲自听取或批阅。采用签师徒合同,层层带徒弟,请国内知名专家来讲课,启发和教育青年科技人员如何搞科研工作。针对当时所内人员外文水平普遍不高的情况,他大抓外文学习,多次举办英文学习班。
他是年轻科技人员的严师和良师,又是他们的益友,既充分肯定年轻人的成绩,又进行严格的要求。他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举办科研作风展览会,用所内科研工作的实例教育大家,指出正确的科研作风和科研程序。同时,他作为领导,又勇于实事求是地承担责任,使人心悦诚服。他从不以专家自居,也从不标榜和夸耀自己,以平等的身份同年轻人讨论研究问题。工作上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生活中与大家同歌舞,共欢乐,谈笑风生,平易近人。正是由于他尊重别人,平等而坦诚地待人,因而得到了广大科技人员的敬重与爱戴。
姚桐斌为大家授课
他是倡导文明科研作风的表率
60年代初,聂荣臻副总理大力提倡“三严”(严格、严密、严肃)作风,姚桐斌非常赞同,并身体力行,研究并总结出了《研究工作方法》一文,全文约25000字。文中强调要按照科学程序办事,树立和培养科学的态度、作风、秩序和程序。他将科学研究工作分为若干阶段,并在每个阶段中规定了应该遵循的程序。在准备阶段要做好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工作,他自己亦是数十年如一日,整理了一批文献资料卡片。他要求每项研究课题都要有文献搜集报告、试验报告、科研总结报告以及工艺指导文件等,并按规定归档;在关于试验研究阶段的论述中,姚桐斌强调两个环节,一是要认真细致地追寻重要线索,解决主要矛盾。二是要有条理,一丝不苟。他还强调试验操作需要注意文明操作和技术安全;科研的最后阶段是科研报告。他规定了科研报告内容、语言格式和程序。
姚桐斌在《研究工作方法》一文中,针对尖端材料科研的实践,阐明了他对科研程序和科研方法的独到见解。作为一名科技专家,姚桐斌以治学严谨著称。他以他的渊博学识与教学、科研的丰富经验,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向广大年轻科技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科研作风教育,这是姚桐斌对航天材料及工艺研究的重要贡献之一。航天尖端材料科研人员正是伴随着一代宗师姚桐斌的科研程序和科研方法成长起来的。
人物故事
“红色信使”——心系祖国
姚桐斌和同学们在一起
在留学英国期间,姚桐斌在努力完成学业、精心从事科学研究的同时,日夜关注着国内的局势的发展。人民解放战争以排山倒海之势由北向南挺进,百孔千疮的国民党反动统治日渐瓦解,关心祖国命运的海外赤子无不欢欣鼓舞。其间,姚桐斌组织并参加了进步的“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英国分会”和“中国留英学生总会”的工作,并先后担任过“中国留英学生总会”总务干事、刊物编辑、秘书、主席等职务。此后,姚桐斌同留学生中的积极分子经常接触,阅读进步书报,并一起系统地进行政治学习。他们先后学习了毛泽东的文章及马列主义著作。在政治学习中,姚桐斌对马列主义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了解,从而坚定了他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奠定了他将终生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决心。
新中国宣告成立后,姚桐斌和一些爱国留学生发出热情洋溢的贺电。这在当时的英国是一件冒很大风险的事。但是,祖国自然不会忘记这些海外游子。此后,姚桐斌不断收到来自祖国的报章杂志、影片资料等。社会主义祖国的每一个进步都使姚桐斌激动不已,他背着背包,乘长途汽车、火车或搭便车到英国各地宣传新中国蒸蒸日上的大好形势。他跑遍了英伦三岛,人们亲切地称他为“红色信使”。1956年9月,在瑞士伯尔尼中国驻瑞士使馆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再一次打报告申请回国,组织上同意了他的请求,姚桐斌终于回到了他朝思暮想的祖国。
工作学习中的姚桐斌
“从零开始”——报效祖国
1957年9月,姚桐斌回国,根据聂荣臻元帅的建议,被分配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导弹研究院)工作。作为一名党员,姚桐斌无条件地服从了分配。1958年1月26日,姚桐斌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报到。那时五院的院长是钱学森博士。见面时,两人竟然都是身着蓝布棉制服,头戴蓝布棉帽。钱学森和姚桐斌相见一笑,看来这两位科学家都希望能在各方面融入到这个新环境中。
姚桐斌来到了导弹研究院的材料研究组(后来扩建为研究室)。那时该组只有12名大学毕业生。每人一张三屉桌,没有任何仪器设备。当时有人问这位归国专家为什么要到这么一个小单位来工作,为什么不去大学当教授或去做更重要的工作时,姚桐斌回答道:“我回国不是为了地位和金钱,而是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因此,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我愿意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
姚桐斌就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带领大家艰苦探索国防科技研究工作。姚桐斌主张有计划按比例地安排当前研究和预先研究。他认为材料研究应先于火箭设计试制,不仅应考虑现有型号的火箭材料,同时应开始为新型号的火箭材料做准备。他多次以开饭馆为例向所内人员说:“设计人员好比顾客,他点一道菜,你说,我还不会做哪!我还要去买肉、买菜、养鸡下蛋,那怎么成?你这个开饭馆的必须事先摸清顾客想吃什么,事先准备好肉、菜、蛋,事先学会怎么炒出来。这样顾客点了这道菜后,你不就马上能够拿出来了吗?”
从1961年到1964年,在他的带领下,703所共开展研究课题500余项,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性研究都是在姚桐斌的精心指导和努力坚持下才得以开展或完成的。这些项目,大多是与冶金部、化工部、建材部、中科院所属的有关单位协作进行的。姚桐斌积极贯彻中央“全国一盘棋”、“大力协同”的指导方针,高度重视与各协作单位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他积极促成国内材料科研生产的大协作,并在全国一系列材料会议上交了底。当我国第一枚火箭上天的时候,它的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都已全部由国内生产。20世纪80年代,有关部门曾做过一个统计,当年姚桐斌主持提出的预先研究课题,约80%已用在火箭型号上了。
人物评价
姚桐斌是中国航天材料与工艺技术的奠基者,优秀的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作为中国第一代航天材料工艺专家和技术领路人,一直从事导弹与航天的材料、工艺技术的组织领导、研究和试验工作。对现代冶金学有关金属和合金粘性、流动性的研究卓有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