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一声轰鸣划破戈壁宁静的天空,我国第一枚国产近程导弹“东风一号”从西北沙漠导弹实验场直冲天去。导弹飞行7分31秒后,准确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这一天起,中国彻底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
(1960年首颗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发射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党和国家就开始研判发展导弹技术的可能性。在1956年10月,我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在北京成立,刚刚归国不久的钱学森出任院长,他亲笔撰写了中国的第一本导弹教材——《导弹概论》,亲自讲授国防部五院的第一堂技术课。
从全国各地调来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以及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始齐聚五院,中国的导弹研制事业由此起步。
(钱学森授课)
1957年年底,一趟从莫斯科悄悄出发的专列抵达北京。车上运载的不光有苏联援华的火箭技术人员,还携带有两枚P-2型近程地对地弹道导弹。在苏联帮助下,国防部五院开始了导弹仿制的系统工程。
在研究过程中,钱学森敏锐察觉到苏联导弹的不足及缺陷,提出不要单纯仿制别人的导弹,要学习好别人的设计思维,为以后的自行研制与创新打好基础。
1960年4月,张镰斧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提前毕业后不久,被安排到了“东风一号”总装配套指挥组总指挥的位置上。张镰斧运用党的理论与方法,使工厂生产效率与工作氛围被迅速带动起来,队伍凝心铸魂向着“1059”的仿制目标大踏步突击而去。
1960年下半年,苏联忽然单方面撕毁协定,迅速撤走援华专家,导弹研制遭到重大困难。即便如此,这群技术人员和“老红军”战士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与调整下,不惧危难、自力更生,凭借东拼西凑整理出来的导弹研究资料,制定出了一套属于中国自己的导弹测试和发射流程。
国防部五院的科研人员和苏联专家在一起研究P-2导弹的仿制问题
研制过程中,他们遭遇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严重困难。
首先是食物短缺。由于研发基地属于机密,发射场在西北大漠上,环境恶劣异常。官兵和技术人员们,长期吃不到水果蔬菜,就连温饱都很难得以保障,致使痢疾、水肿、夜盲症等疾病,长期制约着科研人员的身心健康。
其次是材料短缺。为了做测试实验,科研人员和官兵们将钢板铸造成导弹发射台,将自己睡觉所用床板拆下来做成配气箱,用红色柳条编制成设备组件,用黄泥塑膜做成的陀螺仪,用萝卜雕刻成的爆炸器……导弹这种一般人眼中威力无穷的利器,在制造之初,竟然连柳条和萝卜这种“生物”都用上了,可见当时中国科研环境所遭遇的恶劣程度。
“东风一号”发射前动员
1960年10月27日晚,东风1号经过5天5夜的运输,顺利抵达西北大漠靶场,并正式进入发射前的调试阶段。
工作人员吊装P-2导弹
1960年11月5日9点02分,“东风一号”导弹正式开始执行发射任务,一声轰鸣刺破戈壁的宁静,“东风一号”从发射塔冲天而起。
7分31秒后,导弹准确命中554公里外的目标,试验取得圆满成功,从这一天起,中国彻底结束了没有导弹的历史。
1960年11月5日,聂荣臻元帅等现场指导发射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东风家族”已逐渐形成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齐备的武器系列,成为实施战略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