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科学家精神”的研究价值及其在“中国精神”系统中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钟昌斌

  • 发布时间:2023-03-23

“科学家精神”的研究价值及其在“中国精神”系统中对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作用

                                                   ——钟昌斌

摘要:“科学家精神”是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精神元素,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价值;“科学家精神”展现出的强大力量,如同一股强大的“风力”,有效的推动党员干部的作风学风建设的发展;同时,具有高精尖智慧领先优势的“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精神”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更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科学家精神;中国精神;价值;文化传承;作用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精神”,据《辞海》解读,它是一个与“物质”相对的概念,唯物主义将其当作“意识”的代名词,指的是人的情感、意志等生命体征和一般心理状态。由此可见,关于“精神”的研究,它是我们对世界研究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项研究,占据着人们对这个世界研究的半壁江山。五千多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革命精神理论从中孕育发展,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十分庞大的理论系统。科学家精神作为中国革命精神系统中的重要成员,深入地、系统地研究科学家精神,显得尤为重要。今天,“为更好地弘扬科学家精神,”以“传承科学报国光荣传统,点燃科技强国引擎”为目标,旨在推动自身发展的“精神”理论基本规律的探的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在这里隆重举办,这不仅对加强“科学家精神”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也为不断丰富中国革命精神理论、发展中国革命精神理论和推进中国革命精神系统化建设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由此可见,在我国有十分众多的“精神”理论研究平台中,“科学家精神”理论研究所显示出独特价值可见一斑。

一、“科学家精神”是各行各业的科学家人物个体精神的表现,全面加强科学家个体的精神思想研究,这将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动力支撑

古往今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无不与广大科技工作者特别是科学家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 献紧密相连。以从事科学研究并且达到一定造诣获得有关部门认可人群的科学家开展研究,如同对某行业的“1”人、某领域的“一”位、某地方的“壹”个等个体开展研究,是“科学家精神”研究工作最重要的内容。

(一)科学家在推进经济社会进步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力量,开展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理论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不同行业、不容领域、不同地方,涌现出不少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的科学家,不少关于科学家的人物《传记》、报告文学、人物宣传等个人研究和精神弘扬,都属于以某一位科学家为研究对象的典型研究。

人类社会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文明史,这部文明史,实际是依赖不同行业的科学家引领社会创造出来。为了协调好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让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处于最佳状态,各行各业的科学家肩负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在哲学角度,生产力由劳动者、生产对象和生产工具三个要素构成。科学技是被劳动者掌握,可以直接成为生产力。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越来越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生产力也反过来促进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从机械 化大生产代替了手工生产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到电力的使用让人们进入了光明的时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致让我们进入信息化时代的现代的信息技术革命,从古至今,社会的进步无不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从这个视角分析,不论是劳动者、生产对象,还是生产工具,每一个层面,肩负科学技术运用与推广的科学家是决定领域、行业和地方前进步伐快慢的关键要素,可以说,掌握科学技术的科学家则是他成长之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曾经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并且说:“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社会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的力量”,“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在全国科学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高科技及其产业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这些论述,更进一步阐明了科学家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据有关资料表明,如果以产品的单位重量价格比来计算,钢材为1,小轿车为5,彩电为30,计算机则为1000。现阶段,我国高新科技产业的人均产值,已经是传统工业人均产值的5~10倍,是手工业的50~100倍。当代产品中的科技含量高度密集,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商业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全社会共同努力,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治疗、疫苗研发、防控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科研攻关为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成就,无不是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每一位科技攻关工作者取得的。由此可见,我们对科学家队伍个体开展研究,已经成为一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

(二)科学家个体研究,让“科学家精神”展现出异彩的光芒

社会的进步主要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家孜孜以求的坚定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拼搏精神。在科学发展的历史,无数的重大的发明创造都离不开科学家在科研道路上所付 出的大量心血乃至个人的生命代价。科学家们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显现出来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为科学、为理想、为社会进步而奋斗。中国科技事业,在短短数十年中由弱渐强,直至在世界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离不开一大批科学家的不懈探索。无论是钱学森、邓稼先、梁思礼等老一辈科学家,还是袁隆平、屠呦呦、钟扬等时代楷模,虽然它们所处的年代不同、领域不同,但在他们的身上,都凝聚着一种共性——“科学家精神”。正是有这样一些人的存在,推动着中国“神舟”可以飞天,“蛟龙”可以入海,“天眼”更是可以遥看宇宙,中国的高铁技术、桥梁技术、移动支付及量子通信等高科技也在不断让世界为之惊叹。众所周知,衡量一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要看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以及国际影响力,他们都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最直接体现。美国之所以如此强大,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个建立在拥有众多科学家的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现如今,美国的顶级科学家高达680人,位居世界第一,日本拥有的顶级科学家数量有310人左右,而中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拥有高达480名的顶级科学家4跃居第二位。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要站得住脚的科技成果,也需要挺得起腰的科学家精神。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就是需要我们将“科学家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严谨的学风转化到工作岗位中去。习近平在2018年两院院士大会上,“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以“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和潜力,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确保中国大步迈向世界科技强国行列。因此,对待科研创新工作攻坚的“科学家精神”,都是我们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科学家精神”是科学技术先进群体形成的强大精神“旋风”,深入开展科技工作的群体精神研究,这将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的作风学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家精神”既是科学家个体精神的具体展现,同时也是一个由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科学家形成的科学家群体共同构建起来的精神思想的集中展现,是一个如同

(1+1+1...)+(一+一+一...)+(壹+壹+壹...)+...=科学家精神

“科学家精神”的多元方程。不论是科学家个体精神研究,还是科学家群体精神研究,“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如同“旋风”一样,将 成为引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学风的强大“动力”。

(一)加强“科学家精神”理论研究,让广大科学家的优良品质凝聚成一个强有力的作风学风的“风原地”

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通过气象观测,就已经懂得了“风”的产生原理,得出“风”是地球上受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空气流动现象,得出空气的水平运动成为“风”。“风”作为一个表示气流运动的物理量,它不仅有数值的大小(风速),还具有方向(风向),而且空气流动所形成风能。因此,“风”属于一个具有强弱大小动能的向量。在日程生活中,就形成了 描绘空气流动的“风向”“风速”“风险”“风雨磐石”等词汇,用“风”做喻的形容迅速、普遍之意的“风潮”“风靡一时”“风驰电掣”等词语,进而还用“风”比作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态度、举止等“风气”“风尚”“风物”“风格”“风骨” “风采”“风景”等,特别是形象的用“风”来指代人们在工作、学习的表现,生动的创造了“作风”“学风”的词语,极大地再现了古代先贤们的智慧。

作为既是科学家个体思想、也是科学家群体思想的“科学家精神”理论,他们的作风学风,就如同一团具有强大动能的气旋,科学的运用他们来引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的方向,其效能难以比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心关怀我国科技事业和广大科学家群 体。首先,习总书记认为我国科学家群体具有许多共性特征。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总书记“从李四光、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到陈景润、黄大年、南仁东等一大批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杰出科学家,都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弘 扬“两弹一星”精神,主动肩负起历史重任,把自己的科学追求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 大事业中去。”具有“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爱国”精神,是这些科学家的共同风范,这都是从科学家群体视角来去认识的。其次,习总书记十分看重群体“科学家精神”的重要价值。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希望广大院士弘扬科学报国的光荣传统,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勇于创新、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气,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在科学前沿孜孜求索,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 取得突破。”这里“广大院士”的表述,“体现了党中央对科学家群体的殷切期望,而要激励和引导科技工作者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真正把学问和人格融合在一起,就必须重视科学家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因此,深入开展科学家这个特殊群体的精神研究,对引领作风学风建设具有特殊意义。

(二)深刻把握“科学家精神”的欠打力量,让这种精神成为一种强劲的“风力”动力,不断 推动作风学风建设先前推进

“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也铸就了独特的精神气质。随着科学技术在推进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的突出作用日益凸显,积极推动占据高精尖科技鳌头的“科学家精神”研究,这将成为强劲的“风力”动力,有效推动作风学风建设的发展。

研究“个体”是为了在“群体”中引领示范,形成更大的“群体”,也就是说,“群体”是由“个体”累积发展而来,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大批蕴含着崇高思想和过硬作风的功勋卓著的科学家,其个性化精神品质早已深入人心。本世纪以来,理论界先后“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蕴含着群体精神“科学家精神”的概念,立足于群体精神的探讨也越来越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我们发现,深入研究的脚步也呈现出逐步提速之势。本世纪初,浙江嘉兴一批党史专家学者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提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将重点研究‘今、古、人、文、四个方面,即围绕浙江当代发展问题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浙江名人研究、浙江历史文献整理四大板块,开展系统研究”的指示精神,通过对中国 共产党早期组织58名成员“一个个列出来,包括每个人物的生平和历史作用” 进行研究,得出“58个成员历经革命和战争的‘大浪淘沙’绝大多数人是经得起考验的”,“这个群体是当时中国优秀分子的集中代表”的结论。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文章,首次提出了“红船精神”的概念,并指出“红船精神”“充分现了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是“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成为具有典型意义的群体精神的“红船精神”研究重要成果。2013年,河南新乡根据当地先后涌现出史来贺、吴金印、刘志华、张荣锁、许福卿、裴春亮、范海涛等一大批以基层党 组织书记为代表的先进典型,形成了独特的“先进群体现象”14,提出了“先进群体精神”的概念。2015年5月成立了新乡先进群体精神研究会,2018年10月,新乡举行了首届“新乡先进群体精神”论坛,把大量的先进个体精神研究提升到群体精神研究,虽然不统一于“科学家精神”,这些关于“群体”精神的探索,为我们开展科学家群体“精神”理论研究提供了积极借鉴。

过去,虽然在对科学家群体精神的探讨已有涉及,但大多关注的是科学家个体精神研究的层面上的“科学家精神”方面,虽然,这些研究在理论建设和实践运用方面展现出特有的功用,但由于缺乏科学家群体研究理论的指引,或者说是科学家群体精神研究跟进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理论上的局限性使其延展性不强。2019年5月,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中,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对“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认为“科学家精神”就是“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这一站在科学家群体的视角关于“科学家精神”的全面阐释,把“科学家精神”研究提高到到一个群体精神研究的崭新高度,特别是这一立足于作风和学风建设的“科学家精神”六大方面的总结,不仅为我们清晰地构建起的“思想——思索——思量——思辨——思路——思谋”“科学家精神”基本路径,同时也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追寻“科学家精神”的目标图景,也正是这一理论的构建,他如同一股强劲的“风流”,引领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学风建设前进方向【“科学家精神”维度、目标示意图】。

(三)积极推进“科学家精神”运用,让“科学家精神”成为改进党员干部的作风学风“风”中心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思想建设。“精神”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载体,它所具有的强大辐射功能,“精神”理论研究之“风”风靡全国,形成强大的“风暴”推动着作风学风建设。

1679537046925.png

“精神”理论,一直是我们党强大的思想武器。自建党以来,我们一直都高度重视精神思想研究和重要作用的发挥。特别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少研究者就将革命精神归纳为井冈山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进入新世纪以后,又将西柏坡精神纳入其中。后来,随着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更多的研究者把苏区精神和以上革命精神并列在一起,形成了“五种革命精神说”, 随着中国精神理论研究的不断推进,“精神”理论在是工作中的运用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形成了精神“风力”策源地。2019年5月,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关于“科学家精神”内涵定位,就明显的基于作风学风这一视角。为了用“科学家精神”来有效推进作风学风建设,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国防科工局迅速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19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全社会广泛开展“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强调学习宣传活动要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宣传推出一批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典型,引导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学习最美、争当最美,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前列,争做重大科研成果的创造者、建设科技强国的奉献者、崇高思想品格的践行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引领。“科学家精神”理论的构建,如同一股“风暴”吹佛着大地。因此,深入推进具有强大力量“科学家精神”研究,借用广大科学家的崇高思想和优良作风为核心的群体“科学家精神”力量,不仅能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产生强的推动力。

三、“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精神”系统中的典型代表,积极推动“科学家精神”理论建设,这将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重要作用

“科学家精神”是不同区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高精尖人才的代表,他们展现出来的精神风貌,最能代表国家的精神特点。“科学家精神”作为十分庞大的“中国精神”思想系统中的重要 成员,他的重要作用还体现在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光大上。

(一)中华文化的优良文化深深地印刻在“科学家精神”之中,“科学家精神”最能体现“中国精神”的内涵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习近平同志强调,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核心的“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 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与感召力。而“科学家精神”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视为其六个内涵的首要内容,这充分说明,“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精神”中的重要地位。

如果按照人们对科学技术掌握的熟练程度来划分,“人物精神”理论是由“普通人精神”和“专家精神”两个层面构成,在“专家精神”这一层面,“科学家精神”显示出引领作用尤为明显【“科学家精神”在“人物精神”系统中的地位示意图】。因此,在行业竞争乃至国家竞争中,没有谁不看重科学家的突出作用。

1679537147571.png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科技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人们从“西学东渐”的迷思到“西学东源”的彷徨,从“徐图自强”的努力到“科学救国”的觉醒,从“科教兴国”的追赶到“科技强国”的信念,我国科技发展始终浸润着一代代科学家的心血和汗水,也体现着一代代科学家的智慧和精神。新时代科技工作者应把满足国家需求和人民需要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时刻从国家需要、国家发展的角度审视自身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通过发展科技夯实党执政兴国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科技支撑。在祖国大地上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在科技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是一代又一代矢志报国的科学家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结果,深刻凝结着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的“科学家精神”在引领国家发展的征途中,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二)“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精神”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他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从“中国精神”的理论是一个由“人物精神”“会议精神”“行业精神”“地方精神”【“科学家精神”在“中国精神”系统中的地位示意图】有机结合并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系统,“科学家精神”是其中最具特殊意义的“精神”思想。

一方面,“科学家精神”是一个根植于“人物精神”重要精神思想。从研究主体分析,“精神”理论研究是由科学家来构建。实际上,我们开展“科学家精神”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各个层面的科学家个体的研究,以理清科学家群体成长、发展以及为国家做贡献的基本规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乃至国家发展进步。在中国历史上,蔡伦发明的造纸术、祖冲之的“祖率”、毕异发明的活字印刷、郑和绘制的航海图等等,他们对中国乃至世界科学界的贡献名垂青史。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数学之神”华罗庚、“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等等,他们为国家的发展繁荣所做的巨大付出和牺牲一直让世人铭记。尽管如此,攻克了世界著名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的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还说,“在科学道路上我只是翻过了小山包,真正高峰还没有攀上去,还得努力。”虽然曾蜗居于6平米小屋内耗去6麻袋草稿纸。

1679537278312.png

另一方面,构筑“中国精神”系统需要对每一个层面的科学家群体开展研究。不论是哪一个行业,什么样的群体,那一个社会阶层,在什么样的地区,谁拥有更多的科学领头人,有了更强大的智力支撑,这个行业、这个地区就一定发展的更快些。“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2020年9月11日,在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同时,要求大家一定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此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重点阐述了爱国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这些论述表明,每一个行业,每一个地区,他们的发展,科学家的创新思维,其重要作用毋容置疑。因此,加强行业、地方科学家研究,对全面系统地推动“科学家精神”理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一方面,从弘扬“科学家精神”入手,不断传承“中国精神”文化。2013年10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出席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显,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 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谁能培养和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9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分分合合,兴衰荣辱,历史会告诉我们,身处乱世,谁重视人才谁就能夺得天下,人才成为朝代如何更替的关键因素。在和平年间,哪一国重视人才,哪一国就能国泰民安。中华民族具有重视人才的文化传统,在推动国家发展的征途中,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扬。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对推动社会经济乃至国家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学家群体的高度重视。


注释:

[1]宋·王安石《读史》.

[2]《首届“科学家精神”论坛征文启事》绵阳社科在线http://skl.my.gov.cn/zygg/24993051.html,2020-07-21.

[3]《习近平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5542851.htm,2020-09-11来源:新华社.

[4]《美日三国顶级科学家人数对比:美国有680人,日本310人,中国让人意外!》国际鲜闻https://www.360kuai.com/pc/92339be183ela7623cota=3&kuaiso=1&sign=36057c3bbd1&referscene=so1,2019-12-06.

[5]《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11 来源:新华社.

[6]《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09-11 来源:新华社.

[7]贾争慧杨小明:《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2019年07月19日,来源:光明日.

[8]贾争慧杨小明:《大力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2019年07月19日,来源:光明日.

[9]《习近平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11日)》2020-09-11来源:新华社http://www.gov.cn/xinwen/2020-09/11/content5542862.htm._

[10]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第3页。

[11]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等:《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及其成员研究》,中共党史出版社,2013年12月第1版,第3页。

[12]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等:《红船精神研究十年精粹2005—2015》,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第 111页。

[13]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等:《红船精神研究十年精粹2005—2015》,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第1版,第2页。

[14]《新乡先进群体精神》求是网http://www.qstheory.cn/zt2015/xxxjqtjs/index.htm.

[1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16]《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https://www.sohu.com/a/312528997100144867,2019-05-08.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递56页.

[18]《历史上的今天I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诞辰》趣历史杂谈,2020-05-22.

[19]《习近平: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 https://www.sohu.com/a/2372124691001141582018-06-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范老师 18990150509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