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在广大知识分子中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的通知》,3月16日至17日,外国语学院教职工党员、中层干部40余人来到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深入领会“两弹一星”元勋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
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两弹一星”精神
两弹城是原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是继青海之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的总部,自1965年从青海搬迁至此,1993年迁至绵阳科技城,历经28年,这里先后组织完成了22次核试验实施,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以及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这里是中国核工业高级知识分子,“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于敏、王淦昌、邓稼先、朱亚光、陈能宽等杰出科学家及张爱萍将军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学院教工党员、中层干部身临其境,通过聆听专题讲座、互动访谈,现场参观教学,观看话剧《国魂》影视教学,邓稼先故居前重温入党誓词,对“两弹一星”元勋们的感人事迹、“两弹一星”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0世纪50年代,面对帝国主义核威胁、核讹诈,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果断决定研制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和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中国人民在20世纪为中华民族创造的新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2011年1月26日在看望航天科技专家孙家栋院士时指出:“‘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汲取力量砥砺前行为“双一流”建设不懈奋斗
学习教育活动结束后,学院教职工党员、中层干部纷纷表示此次教育活动深入人心、极为震撼,“两弹一星”事业的开拓者们呕心沥血,将汗水、青春、智慧和生命献给了祖国的国防事业,激励大家在新的历史关键时期为国家民族复兴、学校发展、学院进步不懈奋斗。
从教四十余年的白永权教授认为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老一辈科学家们为国奉献的事迹感人至深,激励后人在新时期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为学校和学院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学英语基础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楚建伟表示,通过学习,深深被那些研制“两弹一星”流血、牺牲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将军、战士们的事迹所感动。他们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风餐露宿、客服了各种艰难险阻,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伟大成就。“两弹一星”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在当今如此优越的物质条件下,更要继续发扬“两弹一星”精神,讲奋斗、讲奉献、讲合作,把本职工作做好,为交大“双一流”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英语拓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外国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卢燕华学习之后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感动于在那个艰苦、落后的特殊历史时期,为了发展我国的高端国防科技,让中国人在世界上挺起民族脊梁,“两弹一星”事业的开创者们放弃功名,远离家人、隔断亲情,用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谱写了我国独立发展核技术的壮丽之歌。这些为国家的尖端国防事业事业贡献了全部心血和才智的科学家们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勇于登攀的精神也让其深受鼓舞。在新的历史时期,“两弹一星”精神也正是激励前行的精神动力。作为交大一名党员教师,更要以无问功名,乐于奉献,勇于登攀的精神,为学校的“双一流”建设贡献力量。
通过本次学习,学院教职工党员深受感动和鼓舞,进一步坚定了为学校、学院发展不懈奋斗的信念,“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讲奉献、讲担当、讲合作,相互理解和支持,为早日实现“双一流”的共同目标锲而不舍、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