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历史上的今天丨中国首次竖井核试验成功

  • 发布时间:2025-10-14

《清平乐·首次竖井核试验》

陈能宽

削岩直下,欲把金石化。

点金有术细评价,人道花岗耐炸。

井边扬起轻尘,四海却传震情。

祝捷更添壮志,凝思万里新征。


《清平乐·赞地下竖井试验成功,步陈能宽同志原韵奉和》

张爱萍

大漠岩下,烈火顽石化。

有力回天难估价,任尔金刚能炸。

晴空万里无尘,高歌壮志豪情。

不为攀登路险,破关夺隘长征。

1978年10月14日,中国首次竖井核爆炸试验成功。通过这次地下核试验,我国较好地研究解决了核爆的抗干扰、气体取样和试验工程中许多重大技术问题。

竖井核试验

竖井核试验,是把核装置和各种探测器一起吊放到竖井底部,按照专门设计的方案回填后,实施核爆炸,是地下核试验的主要方式之一。



中国首次竖井核试验成功

进行竖井核试验,首先要勘察选定适合试验的场址。经过两年对国内多个地区勘察和几个预选场址的方案反复论证比较,1967年4月,选定新疆罗布泊西北的辛格尔地区为我国的竖井核试验场。

我国竖井核试验场

1972年10月24日,大钻机在竖井核试验场内正式开始试钻。在两年多的试钻中,于1975年4月,在花岗岩介质中钻成了深323米、直径2.5米的第一口竖井。

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地下核试验竖井大钻机

1978年10月14日早晨,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辛格尔竖井核试验场蒙着一层神秘色彩,遍布黑色砾石的各参观点聚集着3300多名参试人员,默默地等待着我国第一次竖井核试验爆炸瞬间的到来。

临近9时,当广播喇叭中传出“……9、8、7、6、5、4、3、2、1、起爆!”的报时声后,试验场区的大地突然强烈震动,井口周围立即腾起尘雾;距井口4公里的试验指挥部听到了较大而沉闷的轰隆响声;井口半径200米的范围内,地表多处龟裂,最宽裂缝约10厘米左右;井口附近的简易房屋倒塌;试验场区以外150公里处都有震感。这次试验实现了全封闭爆炸。爆后3小时取到放射性气体样品,第16天取到放射性固体样品。在试验安全、工程、测试、取样等方面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1981年开始,中国的核试验从大气层转入地下,摆脱了禁止空爆核试验的压力,全面掌握了地下核试验的各项技术,中国的核试验水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996年7月29日,中国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成功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



参考文献:

1.宋炳寰:《中国第一次竖井核试验》,《海陆空天惯性世界》,2001年第2期,第30至31页。

2.吕敏:《程开甲院士与中国的核试验》,《现代物理知识》,2014年26卷第4期,第30页。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杨老师 15008169313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