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他和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同一天生日:纪念钱三强诞辰112周年

  • 发布时间:2025-10-16

中国原子弹研制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钱三强

1964年10月16日

中国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

一朵硕大的“蘑菇云”直上九天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中国自此成为全世界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那一天

恰好是一位中国科学家的51岁生日

这声东方巨响

成为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生日礼物


他就是

享誉世界的杰出核物理学家

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钱三强


今天是钱三强诞辰112周年纪念日

让我们再次回顾

他为我国原子能事业做出的开创性贡献

共同缅怀、致敬!

人物简介:

钱三强(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日),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获多项重要成果,特别是发现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并对三分裂机制做了科学的解释。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立、发展和“两弹”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在组织推动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的科学研究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1999年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开创中国原子能事业


1948年5月,钱三强夫妇抱着刚半岁的女儿,回到战乱中的祖国,开始了他为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奋斗的历程。

图片2

钱三强和何泽慧

钱三强一家在归国船上

回国后,钱三强首先应清华大学理学院院长叶企孙的邀请,担任了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同时与彭桓武、何泽慧等积极筹立北平研究院原子学研究所,并任所长,他主张以苏联、法国科学院为雏形,设立中国自己的“国家科学院”。他参与起草的《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勾画了科学院的基本框架,为科学院的筹建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之一页

新中国成立前,钱三强不顾压力和危险,拒绝“南迁”,在北平继续进行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钱三强便全身心地投入到原子能事业中。1949年11月,他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副局长,出于职业的敏感性,上任伊始,他就为建立新的物理学机构而奔走呼号。在他的努力下,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于1950年5月正式成立。钱三强开始任副所长,次年升任所长。在研究所成立前后,钱三强殚精竭虑、求贤若渴、广揽人才。两三年内,研究所便获得飞跃式发展。国内外听闻该研究所将成为新中国核物理研究中心,各方面的人才纷纷汇集北京。彭桓武、王淦昌、朱洪元、赵忠尧、杨澄中等就是这时在钱三强的邀请下加入研究所的。钱三强组建了一支强大的物理科研力量,完成了自己回国初期的夙愿。

近代物理研究所旧址

1955年,我国国民经济好转。党中央根据国外形势需要,把战略目标集中到新兴尖端科技研究上。1956年,我国成立了主管原子能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三机部(1958年改为二机部),钱三强被任命为副部长,他是这个部领导班子中唯一学过核科学的人,其肩负的使命和重任可想而知。同年,研制原子弹被列入中国“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1958年,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改名为原子能研究所,这是我国第一个原子能研究所,钱三强众望所归地成为第一任所长。他领导建成中国第一个重水型原子反应堆、第一台回旋加速器以及一批重要的仪器设备,为我国进一步发展核科学技术奠定了基础。他还协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建立起技术物理系、原子核物理系等,为中国核科学和核工业培养人才。

1959年,钱三强在重水反应堆控制室指导工作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终止中苏两国签订的国防新技术协定,撤走了全部专家。钱三强临危受命,担任了中国核弹研究技术上的总负责人、总设计师。从此,他排兵布阵,组织合适人选,并亲自领导攻关小组完成金属铀冶炼、核燃料化学、反应堆结构力学等攻关任务,把全部精力用在了我国原子能事业发展之中。


为原子能事业广纳贤才

钱三强为核聚才,有爱才之心、识才之眼、聚才之能、选才之法、用才之魄。他领导的原子能所有“满门忠烈”之誉。

钱三强从全国范围内调兵遣将,将最优秀的人才推荐到核武器研究所,举荐王淦昌、彭桓武担任原子能所副所长。为了找到能承担核武器爆炸力学工作的人,他专门拜访钱学森,请应用力学家郭永怀参加研究工作。在核武器研制攻关时期举荐年仅35岁的朱光亚担任李觉将军的助手。他亲自找邓稼先谈话并任命其为理论部主任,邓稼先在后来的原子弹研制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研究原子弹的同时,1961年初,钱三强找到黄祖洽,让他负责氢弹“先行一步”的工作,后又把何祚庥点将到轻核理论组,并找到当时还是原子能所研究员的于敏,让他一起负责氢弹的研制任务。

数百名科技精英在近代物理研究所聚集,包括实验物理学家赵忠尧、杨澄中、戴传曾等;理论物理学家朱洪元、王承书等;放射理论化学家杨承宗、肖伦等;计算机和真空器件专家夏培肃、范新弼等。

1951年,近代物理研究所合影(前排左三起:邓稼先、彭桓武、赵忠尧、钱三强、何泽慧等)

据统计,从1959年起的6年中,原子能所共向全国输送科技人员914人,在被表彰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中,有15人由钱三强动员回国,其中7人由他直接推荐到核武器研制一线。


人物评价:

钱三强在我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中,有独特的贡献。在普及原子能科学知识,培养推荐科学技术人才,建立综合性核科研基地,引进和吸收外来技术,组织领导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协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起到了别人所起不到的作用。

——二机部原部长宋任穷


钱实为科学院最初组织时之灵魂也。

——竺可桢


所幸的是,这些(原子弹研制所需的关键工作)我们早就有准备了,是钱三强出的题目,出题目很重要。

——时任中科院副院长张劲夫


他必须对邓稼先的个性、能发挥作用的地方有深切的了解,才会推荐他。而这个推荐是非常对的,与后来整个中国的原子弹、氢弹工作的成功有很密切的关系。

——杨振宁盛赞钱三强推荐邓稼先


1985年,钱三强和杨振宁在北京

“学以致用,报效祖国”,是钱三强在异国他乡时的座右铭,也是他毕生的追求。他的一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一生,也是为国家富强、科技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生。他的名字,必将与他为我国科技事业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一起,永远熠熠生辉、光照科技史册。




参考文献:

1.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编著:《钱三强与中国原子能事业》,北京中国原子能出版社2013年版。

2.中国科讯:《钱三强:原子大事奠基业,春雷一声秉穹轩》,《高科技与产业化》,2023年第5期,第75至77页。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杨老师 15008169313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