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

历史上的今天丨国务院批准了“839”工程

  • 发布时间:2025-09-06

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美正式建交、中苏关系缓解,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党中央对核武器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九院(1985年后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过于分散的布局严重制约了核武器事业的发展。1983年9月6日,国务院批准了《关于核工业部九院建设布局问题的请示》,决定将中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相对集中至绵阳,建设新的核武器科研基地,并列为国家重点项目,代号“839”工程。

“羊拉屎”的分散布局

“902”基地因为贯彻当时“山(靠山)、散(分散)、洞(进洞)”方针,造成了“羊拉屎”的分散布局。“点多面广战线长”,“902”基地地处深山沟,环境闭塞,交通不便,职工生活设施简陋,标准低,不配套。各所之间互相联系都得用汽车,各所领导到梓潼院部开会,连去带来就得两天。这种“羊拉屎”的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九院核武器的研究工作。

“902”基地的分散布局


把“羊拉屎”改成“牛拉屎”

1983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军委副秘书长、国务院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实地调研了分散在四处山沟里的研究所,最后得出结论,一个最讲科学的现代高科技研究部门,却在建设布局上最不科学。张爱萍视察九院之后,形成了一个鲜明意念:重建九院!要改变杂乱无章、不求实效的建设布局。

在全院处级以上干部大会上,他作报告提出了要改变九院布局的思路,说:“当年国防工业布局就是山、散、洞,你们这个902地区这么分散,就像羊拉屎一样,而且是走着拉,稀稀拉拉一大片。这种情况不仅科研生产不好办,物质供应、福利和文化生活也难办。”

张爱萍将军在院部机关礼堂作报告(右起:谭启龙 张爱萍 杨析综 陈彬 邓稼先)

“怎样改造呢?就是要把羊拉屎改成牛拉屎,牛拉屎是一拉一大堆,集中在一起,这比羊拉屎更好一点。我和四川省委的同志商量过了,他们支持这样的办法!”老将军的讲话,在会场上博得了与会干部们一次次的热烈掌声。会后,全九院广大职工奔走相告,群情振奋。

张爱萍将军在院部机关大院里与院部机关和总体部的干部和科技人员交谈,他的两侧分别为国防科委陈彬主任(穿军装者)和九院李英杰书记


“839”工程

张爱萍将军的这次视察九院之行,对于九院随即展开的布局大调整发生了决定性的作用。正是根据他的指示,九院很快在6月初就成立了由李英杰牵头的九院布局调整领导小组,并很快编制出了《九院布局调整方案汇报提纲》。6月中旬,张爱萍将军在成都听取了布局调整领导小组的汇报,随即亲自向中央领导提出了“一律集中到绵阳市郊”、“经费三年半约需三亿元”和“迅速上马”的决策建议。

国家计委和国防科工委在听取了九院布局调整方案汇报提纲后,8月19日,以(1983)综计字第2020号文《关于核工业部九院建设布局调整问题的请示》向国务院、中央军委报告。

张爱萍将军于9月1日又亲自给国务院、中央军委领导写报告,报告上建议国务院、中央军委先批准基建工程,以利核工业部、国防科工委立即着手研究可行性方案上报审批。

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于9月3日批阅了报告,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于1983年9月6日正式批准“同意”。为纪念批准该项目和对外保密要求,将此项国家重点工程命名为“839”工程。

张爱萍(中)视察绵阳并为“科学城”选址

10月9日,张爱萍将军在四川省委和成都军区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再次亲临现场踏勘选址,选定九院新区在绵阳市郊、开元以北沿涪江东岸申家沟、周家湾一带。张爱萍讲:“这个位置好处是距西南计算中心很近,依山(老龙山)傍水(涪江东岸),隔江与绵阳市相望,生活可依托绵阳,四条沟、三条梁子,不占良田,搬迁移民较少,北面留有发展余地。”

“839”工程开工典礼,张爱萍将军发来热情洋溢的贺电,其中提到“科学城”一词,得到了四川省和绵阳市的认同,绵阳市又名“科学城”,至今名扬国内外,即由此而来。

“839”工程的建成,相对地集中了科研生产布局,改善了科研工作条件,提高了工作效率,对加速尖端武器的研制、开展高技术跟踪研究、扩大对外学术交流、稳定科技队伍、吸引青年科技人才,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爱萍传(上、下卷)》东方鹤著,人民出版社,2000年

2.《张爱萍:将军情系核九院》李英杰,巴蜀史志,2024年第5期“三线建设专刊”

3.纪录片《梦怀青萍——开国上将张爱萍》




联系
老师

雷老师 15882874693
杨老师 15008169313

学院
电话

0816-8562266
0816-8562112

微信
公众号

关注学院
微信公众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