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建军节的号角与历史的回响在海天之间激荡
51年前的今天
我国首艘自主研制的攻击核潜艇
“长征一号”
正式编入海军战舰序列
从此,深蓝之下
一道无声却磅礴的“水下长城”巍然矗立
为共和国撑起一片
不容侵犯的和平深蓝
历史的抉择:在封锁与困境中启航 20世纪50年代 当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 在深海留下航迹 新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 核武器与核潜艇成为大国博弈的 “战略王牌” 彼时的中国 无图纸资料、无专家权威、无外来援助 完全是 “自己探索着干,摸着石头过河” 1958年,毛主席以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迈誓言 拉开了中国核潜艇研制的序幕 毛主席发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豪迈誓言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毛主席的豪迈宣言是决战书、是动员令 在其鼓舞号召下 承担核潜艇研制任务的科研院所专家、技术人员等 怀着满腔热情掀起攻坚克难的高潮 毅然踏上布满荆棘的“水下长征” 深海亮剑:从试航到服役的跨越 1970年12月26日 新中国第一艘攻击型核潜艇下水 核潜艇进入首航试航阶段 1974年建军节 中央军委正式命名这艘核潜艇为 “长征一号”(舷号401) 授予军旗并编入海军北海舰队 中央军委副主席叶剑英 满怀激情地感叹 “核潜艇搞出来了,人民感谢你们” “长征一号”(舷号401) 历史庄严宣告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 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人民海军进入核海军的行列 辽阔海疆从此拥有 “水下移动长城”的护卫 精神丰碑:“两弹一星”精神的深海回响 以黄旭华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 为研制核潜艇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三十年未归故里 用实践诠释对国家的忠诚 首任艇长杨玺带领34名官兵 组成“种子部队” 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循的情况下 从零开始探索核潜艇的操作与管理 被誉为“三十六棵青松” 1985年,中国第一代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团队(左起)赵仁恺、彭士禄、黄纬禄、黄旭华 从“长征一号”的深海初航 到今日现代化核潜艇编队巡弋大洋 都是“两弹一星”精神的生动诠释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两弹一星”精神火种 正化作新时代的奋进力量 让我们以“两弹一星”精神为坐标 牢记“国之大者” 用青春和热血 续写属于新时代的深海传奇 参考文献: 1.吴殿卿《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诞生记》 2.杨连新《中国核潜艇创业发展60年》 3.杨慧《新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是如何诞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