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木葱茏,万物并秀。2025年6月,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承接中国科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工业集团、中广核集团、中国电科集团、二重装备重机公司、中移铁通、新疆干部专修班、天津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省税务局、四川省射运中心、成都市委党校、中国致公党成都市委员会、蜀道集团、成都银行等重点单位的培训班次。
培训“星”风采
外培班
培训“星”课堂

【开班式】
【专题教学】
《代表法》及代表履职实践
【专题教学】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嘱托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访谈教学】
不忘初心跟党走,“两弹一星”铸国魂
【结业式】
【现场教学】
参观中国两弹城
【现场教学】
参观四川两弹城博物馆
【现场教学】
微党课:以身许国王淦昌
【现场教学】
参观北川地震遗址,缅怀遇难同胞
【分组讨论】
【座谈交流】
【学习交流展示】
学院“星”推荐
来自学院的一堂好课:
《党的坚强领导是“两弹一星”成功的根本保证》
本期课程由彭继超大校倾情讲述。彭继超,文学创作一级,在中国核试验基地工作近三十年,现为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顾问。曾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两次,荣获中国航天基金奖、第七届和第十届长征文艺奖等奖项。其创作的《东方巨响——中国核试验纪实》《横空出世》《国家命运》等多部文学影视作品,深刻记录“两弹一星”等重大国防科技成就,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新闻奖、华表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近二十项国家级大奖,被国家、军队有关部门推荐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的教材,影响深远。
课程中,彭继超大校结合亲身经历与珍贵史料,讲述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如何心怀“国之大者”,将个人理想融入强国强军事业,在戈壁荒漠中创造惊天动地伟业的光辉历程,生动揭示党的领导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政治保证。
来自学员的心得体会:
①中国科学院党校第八期青年干部特训班
学员:张欣欣
在两弹一星干部学院的学习过程中,两弹一星功勋们的先进事迹给予了我深刻的心灵震撼和精神洗礼。他们所展现的崇高品质,不仅是我们应该继承发扬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强大精神力量。
功勋们最令人敬仰的,是他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命运的崇高家国情怀。这种超越小我、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是新时代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指引。
从他们的事迹中,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科技领导者,必须坚持率先垂范、深入一线的优良作风。功勋们常年驻守科研生产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详实的实际情况,在重大决策中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智慧。这正是当前科技管理工作中需要重点提升的关键能力。
特别值得学习的是,他们实行学术民主、工作民主,与科研人员打成一片,赢得了群众的真心拥护,从而凝聚起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这种践行群众路线的成功经验,对当前科技管理工作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最令我深受触动的是他们“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攻关精神。面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全体科研人员精诚合作、不计得失,展现出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这种建制化科研攻关模式启示我们,只有强化协同创新,形成攻关合力,才能有效突破我们当前面临的重大难题,为国家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②“承‘两弹一星’精神 谱艺术育人新篇”四川音乐学院高层次人才政治素养提升培训班
学员:曹 乐
通过对“两弹一星”精神的系统学习与思想淬炼,我备受震撼与鼓舞。流行音乐因其独特的广泛流行性与市场穿透力,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润物细无声”地普及并传承功勋先辈们的思政精神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我们应当深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科研项目研发,指导学生创作演绎深刻表达爱党爱国情怀、映衬新时代主流价值的优质流行音乐作品,以春风化雨地触动大众心扉,向全社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正能量。同时,我们也应传承“两弹一星”元勋科技强国的精神,深耕AI科技与音乐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学理念、模式与方法,为我国音乐产业及音乐科技产业的发展输送更多品学兼优的音乐人才。我深信培育既有拥党爱国的炽热情怀,又掌握优异专业技能和先进科技创演手段的复合型音乐人才,是“两弹一星”精神在音乐教育阵线上最有力的回响。
③宁南县公安局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能力素质提升班(第二期)
学员:赖学飞
在县局党委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踏上了此次学习之旅。这次实地学习培训,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汲取,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能力的提升,让我收获颇丰、感悟至深。
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时,让我深刻认识到这一精神的伟大内涵与时代价值。老一辈科学家为了国家和民族,舍小家为大家,在艰苦环境中攻克难关、坚定信念。他们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投身科研,隐姓埋名、默默奉献,这种无私与担当,是新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学习与传承的。
走进中国两弹城,仿佛穿越时空,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看着邓稼先旧居、两弹历程馆中陈列的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我似乎看到了科学家们在简陋的条件下,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卓越的智慧,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在物资匮乏、技术封锁的困境中,自力更生,突破重重难关,让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这一伟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势,也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面对困难时,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在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明确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八项规定是党对自身作风建设的严格要求,也是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支持的关键。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严守纪律底线,以身作则,带领全所工作人员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做到公正执法、廉洁奉公。
来到北川地震遗址,那一片片废墟,诉说着曾经的伤痛与灾难。在大自然的巨大破坏力面前,生命显得如此脆弱。然而,正是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无数救援人员不顾个人安危,争分夺秒抢救生命,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这种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与“两弹一星”精神一脉相承,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两弹一星”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一名看守所所长,我将以这些精神为指引,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全做出自己的贡献。同时,我也将把这些精神融入到看守所的管理工作中,教育引导全体民辅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公安队伍而努力奋斗。
④仁寿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
学员:黄尚军
我怀揣对精神的仰望和能力的渴求,随仁寿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干部队伍走进神圣的四川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五天的沉浸式学习是愉快的,也是有收获的,既是触及灵魂的精神洗礼,更是赋能增效的实践课堂。穿越历史的烽烟,感悟信仰的力量;聚焦时代的要求,锤炼履职的锋芒。我深切感受到:唯有将“两弹一星”精神融入血脉,方能激发起人大代表履职的磅礴动能,在民主法治建设的广阔天地中担当作为。
一、 精神伟力:在峥嵘足迹中筑牢信仰之基
踏入两弹城的那一刻,先辈们隐姓埋名、以身许国的身影仿佛从未远离。开班式上学习总书记关于“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论述,如同为追寻之旅点亮了一盏明灯。当我们步入邓稼先旧居,凝视那简陋的桌椅与泛黄的计算稿纸,老一辈科学家们将对祖国的忠诚铸入科研的每一寸钢铁,把个人价值深藏于戈壁的风沙之中,以热血诠释了“国之大者”的至高境界。
二、 能力提升:在知行合一中磨砺担当之刃
理论学习与履职实践的深度融合,构筑了此次培训的核心骨架。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到落实“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政治责任,从《代表法》的权威解读到“提升代表履职能力”的路径研讨,从《新时代如何发挥人大主体作用》的思辨到新修订的《监督法》《代表法》《地方组织法》内容的解读,培训将法律赋予的职权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
在专题教学中,老师结合案例启示我们:代表履职绝非简单“举举手”“鼓鼓掌”,而要善用法律武器“较真碰硬”,以钉钉子精神督促落实,当好代表有“三件宝”:学习、调研加思考。
人大代表的力量不在于职务高低,而在于脚底沾泥的程度与为民代言的质量。如何做好新时代人大代表工作,这促使我反思:调研是否存在“盆景式”形式主义?监督是否真正戳中痛点?唯有“身入”更“心至”,方能让履职直击要害。
三、 使命践行:在服务大局中绽放奉献之光
“把家国情怀镌刻在灵魂深处,把红色基因熔铸为生命底色。”这非空泛口号,而是行动的号角。人大工作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大力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作为一名人大干部,我会带着本次学习的所感所悟,结合“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科学家们忠诚担当、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把家国情怀镌刻在灵魂深处,把红色基因镕铸为生命底色,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立足新时代人大工作特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和务实的作风,为推动仁寿高质量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四、扬帆启航:在履职工作中展现人大干部新形象
短短数日,“艰苦”二字在此处不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刻入灵魂的印记。告别时回望学院,奋斗楼、奉献楼、尚俭楼……这些名字本身就是永恒的教诲。当我们带着前辈的精神返回工作岗位,当履职之路与民族复兴征程交汇——“两弹一星”精神将化为推进人大工作的核心动力。
此次培训赋予我的不仅是知识能力,更是灵魂觉醒。未来的工作中,我将铭记:让信仰之光穿透履职迷雾,让奉献之热温暖百姓心田,让求实之风破除形式积弊,让创新之翼搏击时代风云。在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中,愿以人大代表履职为笔,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仁寿画卷上挥写无愧时代的篇章!
来自“两弹一星”事业的一本好书:
这是一套荣获了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国家出版基金双资助的系列绘本,共计30册。采用油画、水彩、版画、数字绘画等多元手法,旨在普及并弘扬“科学家精神”,为读者铺开生动感人的“科学家画卷”。
书中描绘了邓稼先、王淦昌、钱学森、任新民、赵九章、郭永怀、周光召、彭桓武、程开甲、王大珩、屠守锷、王承书等众多与核武器行业相关的科学家的奋斗历程与卓越功勋,希望以生动形象的艺术表达普及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勇攀科学高峰。
——节选自《科学家精神画传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