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日,在第五个“中国航天日”和“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孙家栋、王希季等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的回信
在这个星光熠熠的夏日
我们迎来了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
2024年7月26日
是中国第一枚运载火箭
“长征一号”总体方案的设计者
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王希季院士的103岁生日
他是目前在世的“两弹一星”功勋中
最年长的一位
今天,让我们一起祝这位
星辰大海的探索者
生日快乐!
人物生平
·1921年7月26日,王希季生于云南昆明,初中毕业后,进入昆华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读书。后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
·1942年,大学毕业后,王希季先后在兵工厂、发电厂工作。
·1947年,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攻读动力和燃料专业。
·1949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硕士学位。
·1950年回国,先后在大连工学院、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任职。
·1958年11月份,上海市委决定调王希季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即1001卫星和运载火箭总体设计院)工作,担任技术负责人,仍兼任上海交大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1960年2月19日,主持了中国第一枚自行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发射,使中国两弹一星工程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63年,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航天部),王希季作为院总工程师承担了负责研制中国第一个卫星运载火箭的工作。
·1965年以后,历任上海机电设计院、七机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科技委主任,中国返回式卫星系列总设计师。
·1976年之后,担任了第一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总设计师,负责了6颗返回式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工作,提出了第二和第三个返回式卫星型号的技术方案,并负责一部分初样阶段工作。
·1982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
·1985年,返回式0型卫星和东方红一号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王希季为第一完成人。
·1987年,当选为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1990年,返回式I型卫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1991年,被航空航天部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老专家。
·1993年,创造性地把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等成就,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95年,因大量采用新技术并突破一系列技术关键,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1996年,返回式II型遥感卫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1999年9月18日,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者”
投身火箭研究。
1958年11月,在毛主席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进军号令后不久,王希季被调到上海机电设计院,担任探空火箭的技术负责人。然而,参与研制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的这支队伍,绝大多数是刚出校门不久的青年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有的年轻人甚至还没毕业,就拿着组织上的调令报到了。时年37岁的王希季面对挑战,带领着“娃娃军团”开始了边学边干的艰苦探索:缺乏技术,他找来资料自己先学,再给年轻人讲课,自嘲为“现学现卖”;来不及新建试验室,就把厕所改装成测试室;来不及建通信线路,就用手势或用人传递叫喊的方式进行试验场的联络;没有吊车,就用类似于古老的辘轳的绞车把火箭吊上发射架;没有燃料加压设备,就用自行车的打气筒把气压打上去……很多“土办法”成为当时解决技术性问题的关键。
仅用了短短9个月的时间,由王希季主持研制的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T-7M就奇迹般地诞生了。
“我们深知这件事情对国家的分量,这要求我全身心投入,一心只为国家作贡献。”王希季说。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等参与研制的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准备发射
王希季与钱学森在“T7-M”发射架前合影
1960年2月19日,王希季和他的团队在上海郊区的一处稻田里,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T-7M”。虽然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却标志着我国已经在奔向太空的征程中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这其中,王希季功不可没。
研制运载火箭。
1965年,在“两弹”建设基本完成之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任务被提上议事日程,“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启动。王希季受命主持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长征一号”的总体方案设计和初样研制工作。在全面斟酌我国工业和技术状况后,王希季将我国导弹技术与探空火箭技术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第一枚运载火箭的总体技术方案,并完成初样制作,成为“东方红一号”卫星工程早期的重要参与者和见证者。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搭乘着“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到了世界各地。我国成为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东方红一号发射基地
研制返回式卫星。
从探空火箭到“长征一号”,将近十年的时间,王希季硬是把自己从一个火电专家变成运载火箭专家,眼看到了收获胜利的时刻,却要离开火箭事业,进入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再一次接受全新的挑战——研制第一个返回式卫星。
当时,返回卫星研制难度之大,令很多人望而却步。王希季带领研究团队制定了几个设计方案。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争论、讨论,他们最后确定了充分利用“长征二号”运载火箭能力,采用弹道式返回方式,由返回舱和仪器舱组成大返回舱的方案。这个方案几十年来一直是我国返回式卫星的基本方案。由这个基本方案逐步形成的返回式卫星系列,也是我国使用公共平台最成功、研制周期最短、成本最低、发射数量最多、成功率最高的卫星系列。
王希季正在查看卫星回收舱表层的烧蚀斑痕
我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成功回收
太空要有中国一片天地。
火箭发射、卫星升天,天地一心,向前一步,每一步都在创造历史,那么飞天之梦也不再遥远。
20世纪80年代,我国“863”计划开始启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迎来了发展契机。时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的王希季,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和对国情的深刻分析,建议我国应以空间站系统为目标,从载人飞船起步来突破载人航天技术,而且就载人航天关键技术之一的回收技术,我国已有17颗回收式卫星的基础,是符合国情的。中国“神舟号”载人航天工程方案就此基础初步形成。
王希季在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出厂评审会上发言
2003年10月22日,王希季与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左至右为费俊龙、翟志刚、杨利伟、聂海胜、吴杰)在飞船返回舱前合影
王希季说:在太空这个世界各国争夺的新领域,中国不仅要有一席之地,更要扩大到一片之地。为国家需求,他多次转行,在探空火箭、返回式卫星、载人航天等领域完成了多项首创工作,为祖国航天事业打好了地基。
祖国不会忘记
王希季院士出生在积贫积弱的时代,青年时期便立志为祖国崛起而奋斗,毅然归国后投身航天事业,怀揣热血,一门心思钻研到底,从火箭的“门外汉”,成为中国航天事业领头人。
多年来,王希季隐姓埋名,“长征一号”和东方红一号的主要研制名单中,都没出现过他的名字……直到1999年“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表彰大会,已经78岁的他站在人民大会堂,人们才知道,这位老人为中国航天所做的奠基性贡献。
被授予功勋奖章时,白发苍苍的王希季突然红了眼眶。
他说:“祖国没有忘记我!”
1999年9月18日,王希季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99年9月18日,江泽民同志在人民大会堂为王希季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王希季在“两弹一星”授勋主席台上
在王希季院士103岁生日之际
让我们共同铭记王希季院士的卓越贡献
感受那份跨越时代的航天情怀
愿星辰大海见证我们的梦想
愿中国航天在王院士等先辈的激励下
再创辉煌
在此,谨以这篇推文
向王希季院士致以最深的敬意和最美好的祝愿!
参考文献:
[1]《王希季院士传记》,朱晴、许达哲著,中国宇航出版社,2014年
[2]《王希季》,李大耀、纪明兰著,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年